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并于同年11月18日開始營業,是中國五家期貨交易所之一,也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期貨交易所。目前已上市玉米、玉米澱粉、粳米、黃大豆1号、黃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雞蛋、生豬、纖維闆、膠合闆、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焦炭、焦煤、鐵礦石、液化石油氣共計21個期貨品種和豆粕、玉米、鐵礦石、液化石油氣、聚丙烯、聚氯乙烯、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共計7個期權品種,并推出了17個期貨品種和7個期權品種的夜盤交易。
通過場外市場“一圈兩中心”(大宗商品生态圈,交易中心和價格信息中心)建設,深化場内外協同,不斷拓展服務實體廣度與深度。2020年,大商所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根本宗旨,堅決維護市場安全穩定運行,持續鞏固戰略轉型成果,不斷充實多元開放内涵,着力提升市場經濟功能,鐵礦石定價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各項事業實現了全面發展。
成立20多年來,大商所規範運營、穩步發展,已經成爲中國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目前,擁有會員單位160家,指定交割庫460個。2020年,實現成交量22億手、成交額109萬億元、日均持倉量968萬手,同比分别增長63%、58%和30%,成交量、成交額、持倉量均創曆史新高,成交量、持倉量居國内期貨市場首位;商品期貨期權成交量全球第1,全球交易所成交量排名由2019年的第11位躍升爲第7位、創造了大商所曆史上最靠前的排位。目前,大商所是全球最大的農産品、塑料、煤炭、鐵礦石期貨市場。
經過多年發展,大商所期貨品種價格已成爲國内市場的權威價格,爲相關各類企業的生産經營提供了“指南針”和“避風港”,并通過引入境外交易者,爲全球相關産業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近年來,大商所推出産業大會、機構論壇、期貨學院、十大期貨投研團隊評選、産融培育基地、高校人才培育項目等市場服務品牌,農民收入保障計劃、場外期權、基差貿易等“三農”及産業服務試點項目,積極探索期貨市場服務産業的新路,進一步強化市場功能發揮,促進了相關産業穩步健康發展。
國家對大商所的發展高度重視,國務院2007年批準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2009年批準的《遼甯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幹意見》,2012年批準的《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以及2016年批準的《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均對大商所的發展提出了要求,明确定位爲建設全球重要期貨交易中心。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并寄語大商所“腳踏實地、大膽探索,努力走出一條成功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曆史方位,對我國衍生品市場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新要求,大商所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全面建設多元開放、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力争早日建成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努力在服務實體經濟、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