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銷合作網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官方網站。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全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由國務院領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設立理事會、監事會,實行理事會主任負責制。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三農”工作方針政策,指導全國供銷合作事業發展,負責研究制定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指導服務全系統改革發展等職能。目前,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内設機構14個,監事會内設機構1個,下轄15個直屬事業單位、14家主管社團和中國供銷集團,中國供銷集團管理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16家。
根據《中央編辦關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要職責和内設機構調整等問題的批複》(中央編辦複字〔2017〕101号),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要職責調整爲:
一、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三農”工作方針政策,指導全國供銷合作事業發展。
二、負責研究制定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指導服務全系統改革發展。
三、根據授權對重要農業生産資料、農副産品經營進行組織、協調和管理,指導各級供銷合作社承擔政府委托的公益性服務和其他任務。
四、推進供銷合作社法治建設,研究提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建議,維護各級供銷合作社的合法權益。
五、協調同有關部門的關系,指導全國供銷合作社業務活動,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和開展農村合作金融服務,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更好履行爲農服務職責。
六、指導社有資産運營,确保社有企業爲農服務方向,履行社有資産監管職責,落實社有資産保值增值和安全責任。
七、代表中國合作社參與國際合作社聯盟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的事務。
八、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自1995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恢複成立以來,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中發〔1995〕5号)、《國務院關于解決當前供銷合作社幾個突出問題的通知》(國發〔1999〕5号)、《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國發〔2009〕40号)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中發〔2015〕11号)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以打造全新供銷合作社爲主線,以趕超發展爲戰略,以建設“三個力量”爲重點,堅持爲農服務宗旨,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大力推進農資、棉花、再生資源等産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物流、金融、節能環保、文化等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狠抓“新網工程”、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的實施,加快農産品流通體系建設,經營實力、服務能力和發展活力明顯提升,改革發展發生明顯變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供銷合作社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成立6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繼續辦好供銷合作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發揮供銷合作社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譜寫發展農業富裕農民繁榮城鄉新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希望供銷合作社在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服務農民生産生活中發揮更大作用。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嘹亮号角,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獨特優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作爲,緊抓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機遇,圍繞中央關于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流通重要作用的要求,主動謀劃供銷合作社改革,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在成爲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幹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的進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目前,基本形成了符合合作制理念和市場經濟取向的供銷合作社新體制和新機制,經濟運行質量持續提高,基層組織建設取得新進展,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城市供銷合作社輻射帶動功能日益增強,爲農服務成效突出,聯合社自身建設明顯加強。
資産和經營情況。2020年,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5.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農業生産資料類銷售額8667.1億元,農産品類銷售額22205.3億元,消費品類零售額18234.5億元,再生資源類銷售額2824億元。全系統商品交易(批發)市場交易額10459.9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農副産品市場交易額9002.7億元,再生資源市場交易額768.5億元。全系統連鎖經營銷售額10346.1億元,同比增長14%。全年商品進出口總額893.4億元,同比增長23.1%。其中,進口額518.1億元,出口額375.4億元。全年從農業生産者購進的農産品16133.2億元。全年農業生産服務收入額216億元。全年金融服務營業額987.6億元。居民生活服務業營業額350億元,物流業營業額116.3億元,資産經營額174億元。
組織機構和人員情況。截至2020年底,全系統有縣及縣以上供銷合作社機關2789個,其中,省(區、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供銷合作社(以下簡稱省社)32個,省轄市(地、盟、州)供銷合作社(以下簡稱省轄市社)344個,縣(區、市、旗)供銷合作社(以下簡稱縣社)2412個。全系統有基層社37652個,比上年增加5187個。财政全額撥款的2517個,占90.2%。其中,省社機關30個,省轄市社機關327個,縣社機關2159個。差額撥款的93個,占3.3%,均爲縣社機關。财政定額補貼的44個,占1.6%,均爲縣社機關。實行自收自支的135個,占4.8%,其中,省社機關2個,省轄市社機關17個,縣社機關116個。全系統縣及縣以上供銷合作社機關人員編制4.9萬個。其中,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編制3.4萬個,占總人員編制數的70.1%。全系統縣及縣以上供銷合作社機關設立理事會2391個,占85.7%,監事會2155個,占77.3%。
截至2020年底,全系統組織農民興辦的各類專業合作社192460個,比上年增加12648個;入社農戶1515.7萬人。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9865個。各類專業合作社中,農産品類165156個,農業生産資料類6327個,綜合服務類6797個,其他類14180個。在農産品類專業合作社中,棉花專業合作社1321個;幹鮮果蔬專業合作社54123個;糧油作物專業合作社22888個;茶葉專業合作社5531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8252個;水産專業合作社6034個;畜禽專業合作社38525個;其他28482個。通過有機、綠色、無公害等認證的專業合作社33344個。其中,通過有機認證的有4315個;通過綠色認證的8725個,通過無公害認證的20304個。有産品注冊商标的專業合作社11777個,有經市、縣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品牌的專業合作社3656個。
截至2020年底,全系統共有各類法人企業22739個(不含基層社)。其中,省社所屬企業1303個,省轄市社所屬企業3041個,縣社所屬企業16485個。全資企業8872個,控股企業3729個,參股企業4302個,開放辦社吸納的有業務指導但無資産關系的企業5836個。批發零售貿易業法人企業16219個,其中,農業生産資料經營企業3844個,農副産品經營企業5132個,日用消費品經營企業3508個,再生資源經營企業1449個。各類生産加工企業2083個,其中,工業品生産加工企業476個,農産品生産加工企業1472個,再生資源生産加工企業135個。其他服務業法人企業4599個,其中,賓館、飯店和餐飲業企業281個,物流業企業336個。全系統連鎖企業6697家,擁有配送中心10802個,發展連鎖、配送網點83.2萬個。其中:直營連鎖、配送網點15.5萬個,加盟連鎖、配送網點67.7萬個。縣及縣以下連鎖、配送網點78.1萬個。全系統有各級政府和省以上有關部門認定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412個。其中,省部級及以上認定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952個。全系統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企業3977個。登記注冊爲電子商務企業1814個,其中,自建電子商務平台的企業1461個,入駐商戶15.4萬戶。全系統有經市、縣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品牌的企業1839個。
截至2020年底,各級供銷合作社所屬事業單位217個。其中,省社所屬事業單位61個;省轄市社所屬事業單位57個;縣社所屬事業單位82個。從經費來源看,全額撥款的85個,差額撥款的28個,定額補助的6個,自收自支的98個。
合作社在我國已有近百年的曆史。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就多次論述過合作社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一直把發展合作社作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民問題的重要方面,切實給予引導、支持和推動。
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主管全國合作事業。1950年7月,召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屆代表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社法(草案)》、《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章程(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供銷、消費、信用、生産、漁業和手工業合作社。1954年7月,召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會,修改了社章,将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更名爲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建立了全國統一的供銷合作社系統。從新中國成立到1957年,供銷合作社在全國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一個上下連接、縱橫交錯的全國性流通網絡,不僅成爲滿足農民生産生活需要、組織農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爲聯結城鄉、聯系工農、溝通政府與農民的橋梁和紐帶,對恢複國民經濟、穩定物價、保障供給、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是供銷合作社發展的黃金時期。
1958年以後,供銷合作社的發展經曆了一個曲折的發展時期,與國營商業兩次合并,後又兩次分開。
1982年,在機構改革中,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三次與商業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牌子,設立了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保留了省以下供銷合作社的獨立組織系統。這一時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在改革開放的宏觀環境中,供銷合作社在加強爲農服務、改進經營方式、提高綜合實力和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供銷合作社事業得到較大發展,爲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農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從1982年到1988年,先後進行了恢複“三性”(群衆性、民主性、靈活性)、“五突破”(勞動制度、農民入股、經營範圍、内部分配、價格管理)、“六個發展”(發展系列化服務、橫向聯合、農副産品加工、多種經營方式、農村商業網點、科技教育)三個階段性改革。進入90年代,又進一步探索向綜合性農業服務組織發展的新路子。
1995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深化農村改革的要求,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出發,在總結供銷合作社過去改革和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作出了《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中發〔1995〕5号),明确了供銷合作社的性質、宗旨、地位和作用,并決定恢複成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提出了支持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
1998年,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組織了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形成改革的總體思路。1999年,《國務院關于解決供銷合作社當前幾個突出問題的通知》(國發〔1999〕5号)正式出台,供銷合作社的工作重點轉向了扭虧增盈。2000年全系統扭虧爲盈,當年系統彙總實現利潤13.77億元。2001年,情況進一步好轉,彙總實現利潤16.39億元,2002年達到28.6億元。扭虧工作中積累的經驗爲“四項改造”戰略的提出提供了實踐層面的支撐。
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标。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圍繞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貢獻這一主題,提出在“十一五”期間,供銷合作社工作要在夯實基層基礎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建設“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以下簡稱“新網工程”)。2006年國務院印發了《聽取供銷總社關于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等有關工作彙報的會議紀要》,對“新網工程”思路給予充分肯定。在“新網工程”的強力推進下,供銷合作社業務得到恢複和加強。2011年,全系統初步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經營服務網絡。2009年11月,《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國發〔2009〕40号)正式發布,提出新形勢下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目标和任務是,堅持爲農服務宗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合作制基本原則,大力推進經營創新、組織創新、服務創新,加快構建運轉高效、功能完備、城鄉并舉、工貿并重的農村現代經營服務新體系,努力成爲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幹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真正辦成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不斷開創中國特色供銷合作事業新局面。這标志着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邁入了新的改革發展階段。
2011年,“2011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及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名單發布。中國供銷集團以96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83位,在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排名中名列第31位,這是供銷合作社系統企業首次入選中國百強企業。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農産品流通,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重要作用,是對供銷合作社的肯定,爲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帶來契機。
2014年,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列入中央改革辦2014年工作要點,寫入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4月初,國務院批複同意在河北等4個省開展試點,成爲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中央層面批複的第一家全國性改革試點。經中央同意,總社會同中央農辦等20多個部委,啓動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文件的調研起草工作,目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審議通過文件稿。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分别聽取供銷合作社工作彙報并作重要講話,對總社成立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爲新時期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7月,總社在人民大會堂成功召開供銷合作總社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指示,汪洋副總理出席會議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作了重要講話,擴大了供銷合作社的社會影響,提振了廣大幹部職工的信心。
2015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第六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并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強調,供銷合作社作爲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依靠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圍繞服務“三農”壯大實力,努力譜寫發展農業、富裕農民、繁榮城鄉的新篇章。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提升爲農服務能力。支持供銷合作社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引領農民參與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分享産業鏈收益。《全國供銷合作社“十三五”發展規劃》印發實施,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爲引領,提出了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标、具體任務和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
2017年,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充分肯定了近幾年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和試點工作取得的成效,強調要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切實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爲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台。6月,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專項試點啓動,28個省(區、市)32家單位承擔試點任務。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支持供銷、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健全農産品産銷穩定銜接機制。總社随即印發《關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确了全系統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标與重點任務,切實發揮供銷合作社獨特優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作爲。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