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瑞幸閃電上市,如今又閃電退市了。因爲造假的原因,瑞幸被要求摘牌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瑞幸,或許會成爲中國商業史上永遠的話題公司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瑞幸摘牌後果吧,也幫助股民在今後的股票交易中長個心眼。
2019年5月17日,瑞幸在納斯達克挂牌。2020年5月19日,周年之際瑞幸卻收到了退市通知。命運,有時就是這樣一個輪回。4月2日,瑞幸自曝财務造假,業内外一片嘩然。随後,22億虛構的銷售額引發一系列蝴蝶效應。也因此,瑞幸造假風波至今都沒有降溫。
回應退市,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說了一句會竭盡全力讓瑞幸這個品牌能夠走下去。那退市的瑞幸還有沒有以後?市場能否容下污點在身的瑞幸?是死是活,遠不是三言兩語這麽簡單。
隻要不下牌桌,就還有機會”,财務造假初曝光時業内有人如是評判瑞幸的未來。眼下,這句背書顯然成了“毒奶”,因爲瑞幸留在牌桌上的概率幾近爲零。
按照程序,上市公司在接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之後,公司提起上訴,一般在完成聽證及作出決定之前,交易所不會采取退市行動。可如果上訴失敗,退市闆上釘釘。即便此次勉強保住上市資格,失信于市場,日後可能會因股價低迷等再次觸發納斯達克退市機制。
創立以來,瑞幸就一直活在聚光燈下,一舉一動都自帶話題流量。狂奔上市,風頭無兩。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泡泡被戳破,“奇迹”變“騙局”。當初接受了多少掌聲和鮮花,現在就有多少冷眼和質疑在等着他。
客觀而言,财務造假反映出瑞幸狂奔背後的急躁、冒進,隻顧增長,疏于管理。成也速度,敗也速度,像打了激素般速成,即便财務不出問題,其他方面也存在隐患。
退市本身沒什麽好講的,犯了錯就要付出代價,承擔後果。我們重點來看退市之後的瑞幸,将走向何方。
擴建門店、招攬顧客、上市,瑞幸的商業故事不可不謂之精彩。精彩背後,互聯網思維、智能化管理等等這些咖啡新零售策略,是瑞幸實現規模化複制的必備要素,但在創業前期階段,最爲強勁的助推燃料其實還是真金白銀的投入。
被換下的CEO錢治亞,走進大衆視野就是因爲喊出了豪橫的一句“拿出10個億教育市場”。10個億從哪裏來?不是瑞幸一杯咖啡一杯咖啡賣出來的,而是資本輸血。數據顯示,上市之前瑞幸獲得了三輪融資,共計5.5億美元。再加上上市時募集5.61億美元,2020年通過增發和發行可轉債籌集8.65億美元,瑞幸咖啡共計融資19.76億美元。
資本爲“戰略性虧損”托底,瑞幸才得以放飛自我。可财務造假導緻瑞幸股票市值跌去百億美元,并已經行至摘牌退市的邊緣。本來兩條腿走路,現在一條大腿被砍斷。陸正耀自己也深知“公司如果退市,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必将繼續加大”。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由此不難推測,瑞幸接下來行動方向一是節流,二是開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市場或許很難再聽到瑞幸大規模擴張的消息,取而代之更多的會是戰略性收縮、調整。
撤店、裁員、砍補貼,一面收縮店鋪和員工工資成本,一面把“燒錢”換市場的步子緩一緩。行之有效但也會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員工可能因此消極怠工,顧客這邊失去補貼的刺激,消費積極性也會受挫。
根據近些天媒體的報道,上述節流舉措已經開始落地。“瑞幸終于開始裁員了”,近日,脈脈平台認證爲瑞幸員工的用戶表示,各部門裁員比例在50%-90%不等。瑞幸官方随後回應,員工離職屬于正常人員流動,主要是執行2019年績效考核的末位淘汰機制。
除了這些業務層面的“正常調整”,在開源方面,瑞幸引進外部資本的戰略可能也會發生變化。
從納斯達克摘牌,瑞幸短時間内也很難回歸國内上市。港股、A股都有相關監管規定,公司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爲、嚴重的證券市場失信行爲,在一定年限内禁止挂牌上市。如此一來,瑞幸隻能是通過尋求其他外部融資以供血。然而,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困難時期能否找到願意伸手的投資者,這就要看瑞幸的造化。
因此,瑞幸要提前做好用自有資金支持後續經營的規劃。19.76億美元的融資總額,刨除創立以來公開的40多億虧損,目前來看瑞幸賬上現金應該還是充足的。
在納斯達克,瑞幸已經倒地,離“死”隻剩下一口氣的距離。市值從曾經的百億美金幾近跌沒。但5月26日,瑞幸股價大幅反彈,盤中一度飙升逾71.22%,收盤報漲53.24%。
如前文所述,這可能是退市之前“最後的瘋狂”。與此同時,也有業内人士認爲瑞幸目前股價是被低估,因爲該股每股賬上還有4.7美元的現金,以及每股6美元的股東權益。所以,股價回漲是投資者将圍繞瑞幸開展一場收購戰的前兆。
财務造假在資本市場被判了死刑,但交付用戶手中的小藍杯沒有造假。資本和市場,兩個不同的語境,既互相交織又要分開而論。
依托基本盤,擺脫“戰略性虧損”,努力實現盈利cover造假風波和退市造成的損失。瑞幸的未來路徑很清晰,但能不能走通,誰也無法預判,包括瑞幸自己。作爲看客,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關注。而可以确定的是,員工、政府、債權人等等角色,他們必然是希望瑞幸繼續撐下去。
退一步講,即便是瑞幸倒下,用戶對平價咖啡的需求是客觀不變的。并且,瑞幸風風火火這幾年很大程度上喚醒了原本沉睡的市場。需求的召喚下,市場随即便會出現下一個瑞幸。然而,考慮到與瑞幸同期的對手基本都已銷聲匿迹,新玩家未來想要達到目前瑞幸的體量,難度或不亞于瑞幸自救。
總的來說,瑞幸摘牌後果影響最嚴重的還是美股對于今後中國企業在美股上市的要求會變得更嚴格,還有就是投資了瑞幸股票的投資者了。新手入門炒股,不要急于投資,而是先觀察一下股市的行情以及股票的最新資訊,積累自己的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