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衆多倉位操作方法中,倉位動态平衡法是其中的一種,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了解一下關于倉位動态平衡法的相應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謂倉位動态平衡法,就是将持倉保證金占總賬戶權益的比率始終維持在
在衆多倉位操作方法中,倉位動态平衡法是其中的一種,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了解一下關于倉位動态平衡法的相應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謂倉位動态平衡法,就是将持倉保證金占總賬戶權益的比率始終維持在一個固定比率,而其賬戶持倉量則随賬戶總權益和單位保證金的變化而變化。
我們知道,在持倉數量固定的情況下,價格變化引起的保證金水平變化和盈虧引起的帳戶權益變化之間是不一緻的。即在做對方向時,倉位比例越變越小;在做錯方向時,倉位比例越變越大。也就是在計劃盈虧比内,隻能達到限定損失,但無法做到擴大盈利彈性。而采用倉位動态平衡法,即在倉位比率相同的情況下,在做對方向時,持倉量不斷增加;在做錯方向時,持倉量不斷減少。也就是在盈利時加倉,在損失時減倉。
采用倉位動态平衡法,可以減少損失,擴大盈利,從而有助于提高單次計劃操作的實際盈虧比。提高的幅度,取決于采用的倉位比率、市場波動率和倉位調整的時機。
在實際交易中采用什麽水平的倉位比率才比較合适,要視個人和市場情況而定。通常情況下,經過常規決策體系制定的計劃,哪怕是在基本面和技術面均達到共振的機會,其倉位比率最好也不要超過60%,而非常規決策體系采取的操作,其倉位比率最好不要超過30%的水平。筆者的經驗是比較傾向于單品種倉位比率不超過30%。因爲這一比率水平可以讓交易者的思維心态處于較穩定的狀态。
總之,隻要交易者讓自己的頭寸保持在一個固定合理的倉位比率下,不管價格如何變動,都可以通過倉位的動态平衡調整來達到交易心理的平衡穩定。
倉位動态平衡法,其實可以看作是一個輔助的風險控制與盈利增強手段。這一動态平衡調整是在計劃盈虧比區間内的調整。也就是說,如果計劃平倉條件一旦被觸發,将不再調整持倉頭寸,而應按交易計劃全部了結。
任何的資金管理方法都有利有弊,倉位動态平衡法也一樣。比如,在振蕩行情中會造成倉位動态調整過頻,增加調整成本和損失風險,并可能對交易心理産生負面影響。因此,倉位動态平衡調整時機,以及對市場波動率的掌握,是交易者應提高的技能。其實,對于交易者來說,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理念,了解其優缺點并合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