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指对于存贷款利率和市场融资利率,不是由国家决定,而是由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中央银行只是在这个自发决定的过程中进行间接调控作用。
具体过程是:借贷双方将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定借贷利率,此时的市场利率能灵敏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但是如果此时市场的状况和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有出入,那么中央银行就会通过一些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力求形成灵活有效的传导机制。其中公开市场操作最常用,也是控制手段更加容易掌握程度。
更加通俗的来讲,金融市场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中央银行扮演者央妈的角色,而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孩子,利率类似于货币媒介指标,孩子们自由分配,小打小闹没有关系,这种自由放养状态就是利率市场化,只有在孩子间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央妈才会出手干预。而以上介绍的货币政策就是央妈的工具。
利率市场化的两个基本内容:
一是中央银行间接控制市场利率。其一:中央银行不再使用利率管制,而是运用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由此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和市场借贷利率;其二:中央银行应保留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虽然市场利率是自发供求波动的,但是中央银行也会设置一个合理地范围,或者是在某个企业、银行有类似违规操作时保留指导警告的权利,也是干预的一种形式。
二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一般情况下,同业拆借利率是银行间借款的利率,同时,在我国同业拆借利率也是重要基准利率,银行会根据银行自身的资金要求和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风险结构等匹配等因素自主决定其存贷利率;例如,贷款利率是银行吸收闲散资金后,准备外放的利率,那么商业银行一般为了追求利润空间的存在,会在中央银行规定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贷款质量、期限客户状况等因素再做调整,尽量使风险和收益适度匹配。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任何单一主体都不是利率的决定者,那么此时市场上关于利率水平就有了竞争。利率虽然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而定,但是中央银行在背后的手确仍然还在,仍在控制着利率的波动情况。
利率市场化的意义:通过放松利率管制,以增加市场上金融参与者竞争意识 ,提高金融主体自由竞争空间,让市场资源能够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进行最大化资源配置,从而达到宏观经济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