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接觸對半導體的封鎖之後,國内的芯片産業便将也迎來危機,不過在低端芯片以及正常芯片的領域,美國肯定會逐步放開限制的。所以芯片産業的前景應該也值得期待。那麽,芯片股票還能漲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看看吧。
芯片對于中國工業和消費領域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醫療、制造、計算機還是雲計算,都需要算力支持。回顧曆史,中國在芯片技術發展上,花了大力氣。但由于缺少自主标準和應用環境,沒有形成芯片垂直領域整體創新,導緻後續發展乏力,始終處于跟跑狀态。
面對芯片“卡脖子”問題,中國在下一個五年計劃中,将大力推動芯片行業發展,尤其是“第三代半導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兩會期間,代表也關注芯片行業發展,提出了“加大對芯片産業鏈和生态圈的支持與培育,逐步引導芯片垂直領域标準化和規模化發展”等等建議。
這一切,除了政策、資本、人才、技術的大量傾注去加快發展芯片工業,更重要的是寶貴的時間,以及來自美國方面的封鎖出現松動,讓芯片企業得以喘息。
所以,現在的中美芯片協會工作組建立、中美代表在阿拉斯加“深度”會晤,在将來到底能溝通合作到什麽程度還不好說,但至少說明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積極信号。
現代技術—市場依附形式中,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對核心技術和市場終端進行壟斷,形成競争優勢,可以收割全球産業鏈絕大部分附加價值。原先特朗普政府“制裁”中國科技企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企業攀登金字塔頂端,目的也就是要守住收割全球産業鏈最肥美的附加價值的超級霸權。
所以,哪怕拜登上台,也不會改變這個大方向。畢竟最大的蛋糕,是不會輕易拱手相讓的。中美之間的芯片産業,在未來必然存在對立競争的矛盾沖突,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
所以,芯片股票雖然受到短期的提振,但是後期是否還能漲還需要看市場行情。
1、立昂微
作爲國内8英寸半導體矽片的重要生産企業,立昂微于2020年9月11日在上交所主闆正式挂牌上市,從發行價4.92元/股一路最高漲至145元/股。在如此大的漲幅背後,一方面離不開主營業務的支持,除了打造自身的主打産品之外,并擁有中芯國際、華虹宏力、華潤微電子等産業鏈領先客戶,從而爲立昂微的強勢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2、斯達半導
斯達半導一直緻力于IGBT芯片和快恢複二極管芯片的設計、工藝及IGBT模塊的設計制造和測試,在2019年IGBT業務的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95%。公司的客戶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工業控制及電源。在進口替代的利好政策環境下,斯達半導在自研芯片領域不斷加大投入,自研芯片在市場上的競争力不斷突顯,獲得豐厚利潤。
3、新潔能
新潔能是國内功率半導體芯片及器件設計龍頭。主營爲功率半導體芯片和器件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公司深耕半導體功率器件行業,但由于其技術及工藝的先進性,還較大程度上依賴進口,未來進口替代空間巨大,功率半導體行業國産替代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4、瑞芯微
主營爲大規模集成電路及應用方案的設計、開發和銷售,爲客戶提供芯片相關産品及技術服務。瑞芯微在人工智能(AI)領域推出了多款帶有人工智能功能的芯片産品,已與百度、搜狗、商湯科技等業内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同時在智能家居領域,公司目前産品主要應用于智能音箱、智能大屏冰箱、掃地機器人等,并已在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等家電企業量産應用,市場前景良好。
其實芯片股票肯定不會一直跌下去,但是想要漲上去不僅僅靠業績,還需要看正常以及市場是否有利好消息。所以,如果你想要投資芯片股票的話,除了做好股票分析,還要時刻關注好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