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大家經常去超市、菜市場買菜的話,就會發現最近可能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豬肉價格降了!自春節之後,豬肉仿佛坐上了滑梯,全國的豬肉平均價格一路下行,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近幾個月,全國豬肉的出廠價、批發價在持續猛跌。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3月29日-4月4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33.95元/公斤,環同比已連續11周下降。另,2021年第14周(4月2日-4月9日),全國批發市場豬肉價格33.84元/公斤,相較第3周價格高位時的47.51元/公斤,降幅達28.77%。且自第10周以來,豬肉環比價格呈加速下跌态勢。
截至4月12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22.14元/公斤,環比上月降幅20.87%,同比降幅35.11%.距離跌破“10元”一斤的大關咫尺之遙。
在豬肉價格下降後,消費者笑了,但持有豬肉股的股民卻哭了。
4月13日晚,正邦科技公布了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爲2.05-3.05億元,同比下降66.32%-77.36%。其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内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4月14日,正邦科技的收盤價報13.47元/股,下跌9.48%,逼近跌停。和前一日的收盤價相比,其市值蒸發了約44億元。
不僅僅是正邦科技一家受到影響,其他上市的“豬企”們或都将受到豬肉價格下降的影響。
開源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今年3月,上市豬企的肥豬均價大幅回落。雖然肥豬均價延續下跌趨勢,但由于出欄量環比增長,以量補價,上市豬企收入端環比均增長。
其中,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和天邦股份(002124.SZ)在今年3月的肥豬均價都在15元/斤以下,分别是23.2元/公斤、26.2元/公斤、23.5元/公斤、24.9元/公斤、25.9元/公斤,均同比下降20%以上。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如果豬肉價格持續下滑,對于養殖戶來說盈利空間收窄,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利好的事情,都表示終于可以買得起豬肉了,對于投資者來說,還是要持續關注市場行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