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炒股都是通過券商的,而市場上的券商很多,我們在挑選的時候都會根據券商的名氣以及炒股能力來選擇。那麽,哪家券商“炒股”最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相關的股票知識吧。
四月底,券商的一季報也披露完畢了,到此各家券商的自營收入也暴露了出來。這一度中,各家券商的業績分化很大,至少有一半的券商業績出現了下滑。主要原因自然是這一季度股債市場波動加大,自營業務不好做。
其中,光大證券、第一創業、太平洋證券三家自營收入爲負,另有21家自營收入均比同期減少。
不過,也有炒股很牛的,國泰君安的一季度自營收入業績靓麗,以41.22億元拿下寶座,比去年增了50倍。除了交易性金融資産投資收益增加外,上海證券股權重估産生的收益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證券自營業務實現翻倍增長,相比去年同期大增129.4%。其中,投資收益近50億,排在首位。
從數據上來看,頭部券商的自營投資收益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而一些中小券商則依靠靈活的投資策略在收益率水平上取得優勢。絕對值上看,自營收入超過100億的上市券商超過4家,自營投資收益規模超過50億的有10家。
券商自營收益自從2017年以來一直是行業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也因此成爲各家券商關注的核心業務。雖然近些年财富管理轉型口号嘹亮,也有不少券商希望減少自營收入占比,但是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自營投資收益仍然撐起了大部分券商淨利潤的半邊天。
2020年券商進入的十大流通股中,增持最多的是恒順醋業,光大證券增持了995萬股,截至2020年底持股數量增至2600.56萬股。恒順醋業的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2季度,光大證券成爲公司第四大流通股股東。到了2020年底,光大證券已經跻身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東。
雖然我們散戶炒股知識在券商那裏開戶,交易并不是交給券商的,但是當我們知道券商炒股很牛且能賺錢的話,自然也會青睐有加,願意在這家券商進行開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