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在經曆了去年的輝煌之後,大多數醫藥股都處于回調的狀态中,畢竟此前的估值太高了,業績與股價嚴重不符。不過,還是有處于上漲中的股票的,複星醫藥就是其中之一,那麽複星醫藥股票怎麽樣呢?下面來對這支股票分析下看看吧。
複星醫藥是一隻毫無疑問的績優白馬股,在大力推進“四大平台”、“三大體系”的建設,醫保集采政策在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具體情況,公司公告和各類研報有很多,無需贅言。
從2014年以來,公司保持着每年百分之十幾的增長,并且預計未來三年也仍将維持這一增速。而從2015年以來,複星醫藥的市盈率也是在15倍到40倍之間波動,隻有今年,市盈率最高達到了60倍(所以醫藥股要殺估值啊)。
根據券商的研報,預計複星醫藥2020年每股收益大概是1.4元左右。在看不到複星醫藥能獲得超高速增長的情況下,2021年,考慮到市場波動和曆史慣性的影響,複星醫藥的市盈率最高也就能到50倍吧,低下來可能會破20倍,這樣對應的股價是大概70元到28元。
複星醫藥如今的收盤價是60.24元,上升空間有限,而下跌空間卻能腰斬。所以,個人感覺,這隻股票是優質好股,但目前價格有點偏高,不是合适的投資時機。
此外,有一個情況值得注意。2020年以來,複星醫藥有三位非執行董事、一位高級副總裁、三位副總裁辭職,而且還撤換了公司董事長和聯席董事長。背後原因爲何,作爲局外人不得而知,但這增大了未來的不确定性(也就是風險)。
A股生物醫藥類公司中,剔除部分PE爲負值的公司之外,行業平均PE(TTM)超過60倍,而目前複星的PE(TTM)隻有28.9倍,遠低于行業均值;與之相比,恒瑞醫藥即使在今年年初跟随白馬股經曆了較大下跌,對應的PE(TTM)仍高達81.1倍,遠高于複星醫藥乃至行業均值。
但是,複星的營收和利潤規模,在行業裏顯然居于較高位置。A股370家醫藥生物類公司中,複星醫藥的營收排在12位,淨利潤排在第10位。而在45家生物制品公司中,複星醫藥營收排在第1位,淨利潤排在第2位。
複星的估值如此之低,與其營收和盈利結構以及複雜的業務布局不無關系。
長時間以來,占複星營收70%以上的制藥業務幾乎都來自仿制藥,而這部分業務主要由收購而來;此外,複星醫藥在醫藥流通、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所做的全産業鏈投資布局,使其業務結構極其繁雜,似乎更像一家包羅萬象的投資公司,而非根植于實業的醫藥企業。
複星醫藥被投資者當成了仿制藥公司和醫藥投資公司,複星的估值自然會向類似公司靠攏,難以得到如恒瑞那般創新藥企的高估值。
于複星醫藥而言,投資者或許隻看到了公司當下的業務結構和收入來源,忽視了其在創新藥領域内生性布局和業務結構變化,忽視了其豐富的研發管線和巨額研發投入在未來的巨大想象空間。投資者對複星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了公司的估值提升。
或許隻有等到複星醫藥的創新藥真正開始放量,其估值才會得到徹底地重塑,就像恒瑞醫藥和長春高新,最近10年來,随着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市盈率都提升了1倍以上,完美的戴維斯雙擊。
對待複星醫藥,需要的是耐心和長遠的眼光,當然也需要一點點運氣。
總體來看,這隻股票還是不錯的,隻是股價已經快要漲到預期的價位了,除非股價在到預期價值之前來一波回調,不然的話,即使在看好卻賺不到錢也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