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股市中經常會聽說潛力股這個詞,也就是那些當前價格低廉,但是後續股價會沖高的企業。國内A股市場共有三千多支股票,選擇一支潛力股有一些難度,但是我們可以參考一些隻是去進行選擇,那麽潛力股要怎麽才能看出來呢?
選擇潛力股我們可以參考這些原則:
1、估值比較低的股票。通過市盈率可以篩選出估值低的股票,市盈率是用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淨收益得到的值,市盈率越低,股票估值越低。
2、盈利增長快的股票。市場最看好的還是上市公司的回報能力,這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關。
3、行業準入門檻高的股票。準入門檻高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壟斷,這使得相關公司會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4、市場潛力大的股票。可以了解有關上市公司的主要産品,如果相關産品在國内還沒有充足的市場,這類股票就有一定的市場潛力,但具體還是要結合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情況來判斷。
首先是金融闆塊,包括銀行、券商、保險等,其投資的基本邏輯是低估值、高股息回報。
其次是房産,包括低估值的大型房企,投資邏輯是逆周期。目前正處于政策強周期,整體市場環境疲軟,但是更利于龍頭企業“剩者爲王”.從業績上看,龍頭房地産企業依然呈現高增長,并在目前土地低價之際加大儲地力度。
再次是大消費領域,包括醫藥、電器、旅遊、食品飲料等闆塊,其投資邏輯是剛性需求、消費升級。從曆史表現來看,在由熊轉牛的過程中大消費闆塊經常能孕育牛股。
最後是高成長闆塊,主要以“創藍籌”爲代表,這些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往往在某一細分行業裏處于領軍者地位,能夠連續多年保持較高的淨資産回報率,并且擁有高科技“護城河”,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通過以上内容我們得知投資潛力股常常需要有一段較長的持股期(或追蹤期),而一旦潛力煥發,就應及時出手了結,這樣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才能獲得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