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投資的領域有很多種,比如:外彙、股票、債券、基金和期貨等等,目前外彙和股票市場都是屬于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參與到其中的投資者也很多,那麽兩者之間有什麽區别呢?哪個風險更大呢?接下來一起看看。
1、交易時間
外彙:每周可交易5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交易
股票:每周可交易5天,每天4小時交易時間 –上午9:30到11:30,下午13點到15點。
2、交易費用
外彙:高效率的電子化交易系統讓投資者可以直接和經紀商進行交易,消除了許多票據及中間人費用,交易成本也得到了進一步降低。成本主要來自于點差,各種原因造成的滑點以及一些經紀商可能會收取的傭金。
股票:必須支付交易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等,加起來超過了千分之五,買賣一次股票的成本高達1%以上。
3、交易方式
外彙:外彙交易可采取雙向交易,可做漲做跌
股票:隻能做漲,一旦跌了就不能賺錢,隻能等待。
4、交割方式
外彙:T+0交易,即随時可進行買賣
股票:T+1交易,即第二個交易日才可進行買賣
5、交易資金
外彙:外彙經紀商會爲交易者提供杠杆倍數,一般的經紀商最多可提供幾百倍的杠。
股票:無杠杆。交易者無法以小博大。
6、交易品種
外彙:貨币對組合有限。貨币對是由兩種貨币組成的外彙交易彙率。 例: USD/EUR.其中USD稱爲基本貨币,EUR稱爲二級貨币。
股票:股市上有上千種股票
7、獲利大小
外彙:外彙交易沒有漲跌停闆,漲跌幅度無限制。通常情況下外彙市場每天的波幅是1%,在有重要數據公布或者是重大事件發生時,波動有可能會達到2%以上。當保證金外回報的杠杆放大比例是10倍,所以在市場波動爲1%的時候,投資者的獲利機會就爲10%.
股票:在股票市場中,我國的二級市場設置有漲跌停闆,每天受漲停闆限制,最大的漲幅爲10%
8、風險控制
外彙風險可控,能夠掌握虧損的幅度,設定止損價或止盈價。
股票市場買賣下達的交易指令要受一定條件限制,風險難以控制,而外彙買賣可以預先發出獲利或者止損點位的交易指令,來保障利潤,防止虧損。
9、透明度
外彙是全球性的,市場較爲客觀公正,不容易受人爲操縱。國際外彙市場的日成交易量爲5萬億美金,流動性強,行情和數據都是公開的,就是一個國家政府也無法左右幹預外彙行情走勢。
股票市場易受控制,信息容易造假,大戶回抽資金,容易造成虧損,風險難以控制。
10、風險
各類投資的風險的其實都是均等的,不管何種投資都需要謹慎,盡管有時候外彙市場的波動率不大,但經過杠杆放大之後,投資者的風險會與其收益一起被放大。
11、相關關系
雖然外彙市場規模比股市大很多,并且不會存在像股票市場一樣的機構操盤控制股價,這也不意味着外彙市場的沒有風險,因爲全球性的特征,影響外彙市場波動的原因更加複雜,如預期的作用,利率的作用,預期通貨膨脹率的作用,貨币資産之間的相關關系,貨币資産和黃金之間的相關關系,貨币資産和原油及大宗商品之間的相關關系,各國央行政策的幹預等。
1、股票T+1交易制度,今天買入,明天才能賣出;外彙T+0交易制度,随時買入,随時可以賣出。流動性方面看,外彙風險較小。
2、外彙手續費很低,隻有買入時扣除的點差,股票還需要繳納印花稅等,所以這方面來看,風險和成本更小一些。
3、外彙具有杠杆性(50、100、200倍),投入很小的資金成本,就可以獲得很大的預期收益(風險與預期收益并存),但是預期收益越高,意味着風險越大,所以這方面外彙風險較大。
4、外彙投資目标爲國家經濟,能公平、公正、公開、客觀交易,而股票具有做市商操縱股市的可能,這一點看比股票安全。
5、我國的股票隻能上漲才能賺錢;外彙上漲下跌都可以做,都有獲利的可能和機會。
6、股票具有跌停限制,而外彙的風險主要在重倉交易、因爲沒有漲跌停限制,所以外彙風險會更大一些。
毫無疑問,外彙的風險相對較大一些,股票沒有杠杆,同時有T+1和漲跌幅度限制,對投資者來說就是第一道的風險控制保障。但是如果沒有很好的交易紀律的話,做任何交易的風險都是不可控制的。投資市場的風險和利潤都是并存的,不能隻看到利潤,意識不到風險。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外彙和股票都是高風險性投資,哪個好賺錢之分,哪個風險大取決于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不管投資者是進行外彙交易,還是股票交易,都需要掌握各種外彙交易技巧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