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這個詞,常見于股市,用來分析股票,那K線具體是由什麽線組成,我們要怎麽看K線圖,能分析股票走勢呢,下面我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下K線由什麽線組成,怎麽看。
K線又被稱爲蠟燭圖,據說起源于十八世紀日本的米市,當時日本的米商用來表示米價的變動,後被引用到證券市場,成爲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
一根K線記錄的是股票在一天内價格變動情況。将每天的K線按時間順序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了股票價格的曆史變動情況,叫做K線圖。K線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個價位組成,開盤價低于收盤價稱爲陽線,反之叫陰線。
中間的矩形稱爲實體,實體以上細線叫上影線,實體以下細線叫下影線。K線可以分爲日K線、周K線、月K線,在動态股票分析軟件中還常用到分鍾線和小時線。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含義。
K線最上方的一條細線稱爲上影線,中間的一條粗線爲實體,下面的一條細線爲下影線。當收盤價高于開盤價,也就是股價走勢呈上升趨勢時,我們稱這種情況下的K線爲陽線,中部的實體以空白或紅色表示。
上影線的長度表示最高價和收盤價之間的價差,實體的長短代表收盤價與開盤價之間的價差,下影線的長度則代表開盤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距。當收盤價低于開盤價,也就是股價走勢呈下降趨勢時,我們稱這種情況下的K線爲陰線。中部的實體爲綠色或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