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大規模黃金儲量資源太少,許多礦商都開始推遲或取消開采項目,黃金開采量下滑,黃金産量大幅下降,“黃金懸崖”越來越近了?
世界黃金供應量制圖/孔钊
如今,很多投資者都知道财政懸崖是怎麽回事了,但是或許對于“黃金懸崖”這個新名詞還非常陌生。最新數據顯示,金礦開采量在2019年下滑,這是自2008年以來全球金礦産量首次未增長的一年,産量下降了1.3%至3464噸,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未創曆史新高。由于全球黃金産量在過去幾年間達到了創紀錄的最高水平,因此在2019年後将會出現全球主要的黃金礦産商的産量大幅下降,這就是所謂的“黃金懸崖”,也就是“黃金峰值論”――在不遠的未來,采礦者從地下開采的總量将達到最大值。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統計,自從金礦開采以來,地球上已挖出了19萬多噸黃金,其中約有60%是在1950年以後開采的。美國地質學會預測,仍有約5.1萬噸有開采價值的黃金埋在地表之下。
雖然在廣闊的海洋裏有将近2000萬噸的黃金,與地球相鄰的某些小行星上也存在大量的黃金,但不幸的是,除非能夠想到經濟可靠的辦法從海洋或是太空獲得這些黃金,否則它們隻能是被列入不可利用的行列。得出的結論便是:在現有的開采技術水平下,黃金供應從長期來看将繼續趨緊。
來看兩個值得留意的數據:南非曾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産國,現在它已跌至全球第九。201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南非可能在40年内再無黃金礦産可采。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産國,但2019年中國黃金産量同比下降5.21%。
事實上,造成“黃金懸崖”背後的原因很簡單:新發現的大規模黃金儲量資源太少了,不足以維持現有的生産率。許多礦商都開始推遲或取消開采項目,因爲成本壓力較大等種種因素存在,這就導緻了“黃金懸崖”逐步逼近。
礦商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容易開采的黃金大部分是從地球上挖出來的。盡管勘探資金有所增加,但發現新金礦特别是高品位金礦的數量卻連年下降。另外,在目前的環境下,公司并購還将持續成爲未來黃金行業的主題。
過去10年内,許多并購交易都包含規模大但品質級别較低的黃金資源儲藏。然而,太多這樣的交易最後卻成了買方的災難,因爲成本上漲、虧損減記和CEO下台等事件時有發生。預計未來的黃金産業并購項目将包含那些資本密度較低的項目,隻因爲這些項目的後勤情況較好,且回報率較高。
即便如此,“黃金懸崖”依舊正在朝我們步步逼近,換句話說,新礦的開發速度不及此前的預想,同時也無法替代舊礦的關閉速度。
那麽“黃金懸崖”到來後的直接結果是什麽?簡而言之,影響黃金生産商的盈虧平衡點。包括資本、開采、行政支出和利息在内,黃金生産商的盈虧平衡點是每盎司大約1500美元。金價一旦跌至每盎司1500美元下方,那麽一些黃金生産商将出現虧損,進而會停止開采。而随着需求持續升溫,金價勢必在供需關系的作用下重新走高。
全球黃金ETF持倉規模創紀錄
好消息是,現在的金價距離盈虧平衡點之間的溢價程度并不大,壞消息則是,想金價長時間停留在每盎司2000美元下方的可能性正在減小。在需求方面,黃金市場目前的主力買家是各國央行和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這也就加劇了“黃金峰值論”的傳導速度,最終形成如下局面:黃金的龐大需求量将無法從金礦開采中的産量增加得到回應與滿足。
當我們展望黃金行情未來發展得時候,很容易沉迷于最新的地緣政治動蕩或美聯儲的最新政策聲明。但是,投資者永遠不應忽視最根本的基本面――供求關系。
黃金行業很可能正進入一個黃金供應量不可逆轉式的持續減少時期,随着礦業公司發現從地下開采黃金越來越困難,這将意味着爲滿足消費市場需求生産的黃金将越來越少。
黃金價值的核心來源永遠是它的稀缺性。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