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感恩節前一天,美國總統向沙特喊話表示感謝——
"油價變低了,真棒!就像給美國和世界來了次大減稅。享受吧!之前還是82美元,現在隻有54美元,謝謝你,沙特阿拉伯,但是讓我們把油價再降低些!"
1分鍾之後,他又發了句經典台詞:"讓美國再次偉大!"。難掩興奮之情。
當時油價因爲沙特俄羅斯增産,正處于下跌通道,美國政府對此非常滿意。
而對于今年3月以來"跌跌不休"的油價,美國的态度卻來了個大反轉,不僅指責沙特和俄羅斯在原油問題上"都瘋了",還屢次發力想要促進減産,以推升油價。
美國政府真的是善變的嗎?立場轉變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麽?
一、反對高油價,美國一貫的口風
我們先聊聊,以往特朗普爲什麽抨擊"高油價"。
作爲傳統市場經濟國家的代言人,美國向來反對歐佩克限制原油産量、控制原油價格。在過去數十年中,美國政府一直都宣稱廉價燃料幾乎是上帝賦予美國駕車者和房主的權利,在外交政策上也奉行低油價。
本屆美國政府上台以來,就多次抨擊歐佩克限産保價,而且還把油價下降當成政績進行吹噓。今年新冠疫情使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油價一路下跌。3月早些時候,美國還表示低油價相當于是給美國民衆的減稅。
除了延續一貫美國的作風,本屆美國政府對低油價的訴求,也關乎其切身的利益。
2018年以來全球經濟進入下行通道,雖然美國延續了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周期,但所謂"高處不勝寒",制造業的收縮和薪資就業的放緩,仍然使美國經濟面臨衆多下行壓力,美股從曆史高位回落的風險增加。
随着經濟擴張動能減弱,美國政府迫切需要刺激經濟、創造就業崗位,而施壓美聯儲降息,就成了一大"利器"。因爲降息能向資本市場注水,提振美股表現,并能促使美元走弱,有利于提振美國出口、重振制造業,這些都将成爲本屆政府能拿來吹噓的政績。
2018年美聯儲連續4次加息,而在2019年卻調轉政策方向,降息3次,就和美國政府方面的施壓就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美聯儲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限
那這和美國政府訴求低油價又有什麽聯系呢?這是因爲高油價将是美聯儲降息路上的一大絆腳石。
控制通脹和促進充分就業是美聯儲貨币政策的兩大目标。而原油作爲工業的血液、大宗商品之王,其價格影響着各種工業品的價格,油價也就成爲通脹預期的先行指标。如果油價過高,導緻通脹壓力提升,就會妨礙美聯儲加息。因此,低油價更加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
但是,估計美國政府也沒想到,2020年的開頭這麽難——新冠病毒疫情、股市大跌、原油價格戰争,白宮方面馬不停蹄地開會、打電話、發簡報,愁得焦頭爛額。而這次爲油價的周旋奔波,卻不是爲了壓低油價,而是提高油價。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本次美國政府态度大逆轉的背後,主要有着三重利益考量。
二、不可承受的低油價之一:頁岩油企"巨震"的金融連鎖效應
3月初時,美國基準油價WTI原油價格尚處于40美元/桶上方,那時美國政府還在稱贊低油價。而3月6日沙特與俄羅斯無法就原油減産達成協議,加之新冠疫情導緻原油需求低迷、庫存高企,緻使油價上演"驚魂"跳水,跌至30美元/桶下方。市場哀鴻遍野。
3月20日,美國議員發出一封信,希望美國政府采取具體措施,緩解石油行業面臨的壓力,信上簽着的是13名共和黨議員和1名民主黨議員的名字,他們大部分來自美國最大的原油産地——得克薩斯州。
這封信代表的是在這場石油價格戰中,美國頁岩油企業所承受的壓力。
自2012年頁岩油革命爆發之後,美國頁岩油産量迅速增加。截止至2020年1月,美國原油總産量達1299萬桶/日,已是全球第一大原油生産國,其中頁岩油産量爲976萬桶/日,占比高達75%。
在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同時,2019年美國也從一個能源進口國變成"淨出口國",其中離不開政府的推動。本屆美國政府上台以後,一直将"能源主導"作爲主要工作看待,反複強調美國應該占領世界能源市場,加碼建設能源基礎設施,竭力推進美國能源出口。
事實上,美國還多次在國際場合做起了本國頁岩油氣的推銷員。例如2017年11月9日,美國政府訪華随行的企業名單中,就包括了2家石油、5家天然氣相關企業。
然而,頁岩油開采是一個重資産的行業,從鑽井、完井、設備到運營,都需要持續的資本投入。過去幾年,數量龐大的美國頁岩油公司将大量資産抵押給銀行以獲得資金輸血,"借新債還舊債"可以說是衆多油企的存活方式。
業内估計,美國頁岩油行業今年就有400億美元的貸款需要償還,而在未來4年未償貸款總額逾2000億美元,這些債務都由頁岩油氣公司的資産做擔保。今年,美國能源行業将有448億美元的企業債到期,去年僅爲293億美元。
經濟周期上升時,這種高杠杆率讓頁岩油的繁榮泡沫越吹越大,但在潮水退去後,處于低油價的泥潭裏,高債務就容易成爲風險發源地。
數據顯示,美國頁岩油産區平均成本價爲46.6美元/桶,成本最低爲32.4美元/桶。可以說,低于30美元/桶的油價,對美國頁岩油簡直是滅頂之災。盈利能力受損、股權融資能力惡化、現金流枯竭,将勒緊頁岩油企業的債務鎖鏈,償債危機、甚至是破産都是可能的苦果。
挪威能源咨詢機構Rystad Energy研究顯示,當油價跌至20美元時,到2021年底将有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産公司面臨破産;而當油價跌至10美元,預計将有超過1100家頁岩油企業倒閉。
實際上,今年4月已經有5家油氣巨頭倒下了,其中就包括美國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之一惠廷石油,以及美國老牌海上鑽井公司戴蒙德海底鑽探公司。
目光從頁岩油本身擴展美國金融市場,今年美股的持續暴跌引發了市場對于金融危機潛在爆發可能的擔憂,而如果油價持續處于低位,導緻能源行業爆發大規模的債務違約,很可能會成爲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3、不可承受的低油價之二:經濟失速、失業加劇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美國能源與化工行業GDP占經濟總量的3.8%,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較顯著。單看得克薩斯州的話,2018年得州GDP爲1.6萬億美元,如果看成一個獨立國家的話,經濟排名能排到全球第十名左右。
然而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石油需求端進行了無情的絞殺,國際航班紛紛停飛重挫航空用油需求,居家隔離削減了日常出行用油需求,"閉關鎖國"又限制了海運用油需求,石油消費下滑本來就已經牽動原油産量有所下行。
再疊加低油價的沖擊,美國能源與化工行業總産值将嚴重受挫。根據平安證券數據,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今年年末,對美國經濟的額外沖擊将達到0.5-0.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能源行業爲美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如果産業發展下行,必定會造成一定的失業問題。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失業率環比飙升10.3個百分點至14.7%,超過了金融危機時的峰值10%,成爲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如果因油價過低,使美國能源企業持續處于衰退,那麽美國的就業問題将更加嚴重。
美國失業率報告
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曾提出過"痛苦指數"概念,即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相加得到的"痛苦指數"來衡量民衆對經濟的滿意程度。
如果失業率持續高企,美國民衆的痛苦記憶将成爲揮之不去的陰影,這對想交出一份漂亮成績單的本屆美國政府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
四、不可承受的低油價之三:共和黨票倉岌岌可危
美國石油産業的崛起是本屆美國政府的重要政績,白宮方面也和能源圈保持着良好的關系。例如在2016年被提名的美國國務卿,就是彼此擔任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勒森。本屆美國政府正爲連任做準備,自然也要倚重石油大亨的支持。
與此同時,美國頁岩油生産集中在7個頁岩油氣區塊,主要分布在美國中部地區和五大湖地區,中部地區的得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懷俄明州等是共和黨傳統的票倉,五大湖地區則有很多搖擺州,如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等,這些是本屆美國政府着重争取的區域。
如果由于低油價,造成大量頁岩油企業扛不住,衆多工人失業,共和黨将面臨失去珍貴票倉的危險。因此,爲了至少在2020年保住頁岩油企業,特朗普也有強大的動力去維持油價處于一定高位。
頁岩油企業主要分布在共和黨主導州或搖擺州
共和黨傳統勢力範圍所在州(紅色)和搖擺州(深紅色)
結語
金融上的債務違約風險、經濟上的增長與就業、共和黨的重大票倉,3大原因合力,使得低油價成爲當前美國政府的不可承受之重。
盡管當前美國已經促成沙特俄羅斯減産、買入7500萬桶戰略油儲、并幫助解決能源行業流動性問題等,但由于供需失衡的結構性問題仍在,WTI油價還是徘徊在30美元/桶,這離美國頁岩油的大約盈虧平衡點50美元/桶還有很大距離。
可以預見,今年将會是美國頁岩油企業的寒冬,原油産業鏈也必将迎來一輪洗牌,而美國就算調轉方向力促油價上升,對拯救頁岩油企也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