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表”里的“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缩表”说的是压缩资产负债表。
最新的数据显示:4月份央行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总资产规模是36.03万亿,比3月份的36.53万亿少,也比今年1月份的37.34万亿少,这样看,央行“缩表”了。
咦?不对啊,疫情之后,各国都在增发货币,中国也不例外,为什么反而缩表了呢?
在国外,加息(降息)和缩表(扩表)被视为最致命的货币政策工具,当加息(降息)和缩表(扩表)双管齐下的时候意味着市场上的钱更贵(便宜)、更少(多)。
为什么呢?
以美联储为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主要是国债,负债主要是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其中现钞大约占到9成左右。
美联储缩表的过程是卖出持有的国债,买方是金融机构,最终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债增加,而在美联储的钱变少。这样一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变少了,而负债中的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也等量减少了。负债中的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主要是金融机构在美联储里存的钱(其中大部分是可用资金)。
可见,如果美联储缩表,那么金融机构(银行)可用资金变少,市场的流动资金被收紧。反之,如果美联储扩表,那么金融机构(银行)可用资金变多,市场流动的钱变多,表现为货币政策放松。
2015年-2019年,美联储多次加息+缩表,货币政策开始收紧。2019年以后,美联储开始降息+扩表,表现货币宽松。数据显示,2019年10月到5月20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从4万亿美元几乎翻倍,其总资产更是有史以来首次超过7万亿美元。
根据央行提供的数据,美联储今年一季度投放了约1.6万亿美元流动性,贷款增长约5000亿美元,1美元的流动性投放对应0.3美元的贷款增长。
美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中国不太一样,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资产负债表结构和美联储不太一样,中国资产负债当中,资产端除了国债外,更大头的是外汇资产。负债端除了现金+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基础货币,央行资产负债表里的“储备货币”项)外,还有政府存款。
市场上的钱多不多,我们可以用广义货币M2来衡量,M2是社会上企业、居民存款+现金总和,视为市场上的总钱量。
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可以看出,基础货币增加会促使市场上的钱(M2)变多。但是存在一种情况,央行资产负责表“负债端”中政府存款减少,也会资产负债表规模减少,但是这时基础货币(储备货币)并没减,所以资产负债表减少,并不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减少,或者货币政策收紧。
还有一点,中国央行有两大印钞方式,一是外汇换人民币,二是债券换人民币。第一种方式是央行用人民币间接购买进出口或外资企业手上的美元或其他外汇,最终人民币进入市场,外汇被回收,形成央行资产负债表里“外汇”一项。
央行购买外汇放出的人民币被视为基础货币,如果购买的外汇越小,那么央行资产负债表里“外汇”一项规模就越小,央行资产负债表也就越小,储备货币(基础货币)也将越小。
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小了(或者说增速放慢),基础货币也变少了,货币政策变紧了才对。但是这时候央行很有可能上调货币乘数。
怎么上调呢?
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降准,比如2018年以来,央行一共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原来的14.6%下调到9.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乘数有什么关系呢?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倒数就货币乘数的极限值,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的时候,货币乘数往往会升高。
最近一段时间,央行资产负债规模虽然有些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对应的货币乘数却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商业银行货币乘数是6.55。
4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是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M2规模达到历史最高位,M2增速也是最近几年以来的最高。这就说明尽管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但货币政策还是偏宽松的。
二、美联储货币宽松的表现是扩表+降息,中国的则是降准+降息。在中国国内,不少时候缩表反而会是货币更松的标志。美联储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低,且不经常调整,所以扩表或缩表对货币政策影响就非常大。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其中,2018年4次降准释放资金3.65万亿元,2019年5次降准释放资金2.7万亿元,2020年初至5月3次降准释放资金1.75万亿元。
利率方面,2019年以来,“贷款基准利率”已经经历了多次下调,最新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是3.95%,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是4.65%。可见,当前国内的货币和利率是偏宽松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增速将加快,利率会不断走低。
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存款的利率降低,银行理财产品、债券、余额宝、信托等收益率会降低,如果手上有余钱,不妨考虑一下可以抗通胀的资产,比如中心城市的房产、黄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