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裏,大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能夠處于股市的底部,這樣股市的大部分股票就可以有很大的上漲空間,随便怎麽買都不用擔心,但是股市大底時的情景是怎樣的?有哪些特征?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很多股友都在思考一個問題:股市大底,應該具有哪些特征啊?
一、市場人氣特征
在形成最後一跌前,由于股市長時下跌,會在市場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盤,人氣也在不斷被套中被消耗殆盡,此時是市場人氣極度低迷的時刻,恰恰也是股市離真正的低點已經爲時不遠了。
一般來說股市真正的大底,必須伴随着投資者的心态徹底麻木,如果有人說股市還能反轉,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相信,如果仍然有很多人期待着牛市的到來,這就應該不是底部。
二、股票走勢形态特征
形成最後一跌期間,股指的技術形态會出現破位加速下跌,各種各樣的技術底、市場底、政策底,以及支撐位和關口,都顯得弱不禁風,稍事抵抗并紛紛兵敗如山倒。
三、下跌幅度特征
在弱市中,很難從調整的幅度方面确認股市的最後一跌,股市諺語:“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觀依據的。然而,矛盾的是,底部是技術無法分析的,技術隻能是曆史的總結。未來雖然有時候和曆史曆史有驚人的相似,但永遠不可能重複曆史,否則曆史學家和證券分析事這兩個名稱就成爲永遠的曆史了。
四、指标背離特征
指标背離特征需要綜合研判,如果僅是其中一兩種指标發生底背離還不能說明大盤一定處于最後一跌中。但如果是多個指标在同一時期中在月線、周線、日線上同時發生背離,那麽,這時大盤往往極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後的一跌。
五、量能變化特征
如果股指繼續下跌,而成交量在創出地量後開始緩慢的和放量,成交量與股指之間形成明顯的底背離走勢時,才能說明量能調整到位。而且,有時候,越是出現低位放量砸盤走勢,越是意味着短線大盤變盤在即,也更加說明股指即将完成最後一跌。
六、個股表現特征
當龍頭股也開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資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紛紛跳水殺跌時,常常會給投資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促使投資者普遍轉爲看空後市,從而完成大盤的最後一跌。
底部的特征是股票成交量必須要極度萎縮,很多股票成交量非常稀少,新股發行出現困難,第一是中簽率奇高,第二是新股上市就跌破發行價;最後就是當反轉的第一根陽線開始,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這僅僅隻是超跌反彈,這些都是反轉初期的研判特征。
七、政策面特征
輿論媒體一緻唱空,先前是預測底部但每次市場都跌破該預測值,後不再預測,開始肯定性預言市場調整進入漫漫長途、底部無法确認,或者預測出一個十分離譜的低點。
這是大盤成就最後一跌的最關鍵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指對一些長期困擾股市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方面,能夠得到政策面明朗化支持;另一方面是指在行情發展方面能夠得到政策面的積極配合。
八、以史爲鑒,曆史大底
1994年325大底,平均市盈率10.65倍。
1996年512大底,平均市盈率19.44倍。
2005年998大底,平均市盈率15.42倍。
2008年1664大底,平均市盈率14.71倍。
2013年1849大底,平均市盈率10倍。
關于“底部”的看法:
盡管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曾經也提出過雞尾酒理論,意思是說:當他去參加雞尾酒晚會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再跟他聊股票,說明市場就見底了。
其實這隻是一句玩笑,林奇也說他本人不會真的拿這個方法去預測股市。
而曆史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預測的底部,一定就不是真的底部。更多股票技術指标就在本網更新中。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