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四季度最重要的靴子落地,疊加市場較強的基本面支撐以及此前調整風險的釋放,市場風險偏好将集中回升。在經濟基本面的加速複蘇以及流動性合理充裕之下,市場向好趨勢的邏輯并未發生改變,結構性行情仍值得期待。短期,順周期闆塊集中上行以及滬指一度逼近年内新高之際,市場跨年行情躍躍欲試,闆塊輪動機會或将延續。
12月伊始,A股普漲迎來開門紅,收盤價位也已經創下2年以來新高。而昨日帶領指數繼續上行,核心還在大金融。但相對來說,銀行股短期拉升過快,需謹防小幅的回踩。而保險最先上行,也需留意階段性的回撤。至于證券股,最近才開始表現,仍可繼續關注以及挖掘。
我們常說,“權重搭台、題材唱戲”,指的就是權重股拉升指數之後,接下來的就該輪到題材股表現了。從曆史看,這個規律一般都不會太差。11月以來,順周期标的持續拉升,金融股也推波助瀾,指數收盤價已經迎來年内新高。而昨日普漲過程中我們發現,資源股整體弱勢而且呈現分化,但此前相對滞漲以及階段調整相對充分的題材股開始走強,比如昨日的醫藥股,今日的半導體、OLED等。
可見,盡管市場向好趨勢明顯,而且邏輯未發生改變,但即便是普漲,闆塊的輪動也依舊存在。而之所以會有輪動,主要在于提振市場的持續性動力有限,也就是說大多市場的存量資金博弈下,要留意資金的階段性。目前看,資金仍對順周期闆塊比較青睐,外資對于銀行等金融股比較看好,所以,順周期闆塊仍有表現的可能。但在連續上行以及年内新高的位置附近,部分資金已經開始關注滞漲的題材股。
所以,繼續關注順周期闆塊的同時,在多闆塊集中上行之後,建議投資者關注滞漲以及階段調整相對充分的題材股。從此前調整空間、近期動向以及整體趨勢看,醫藥、科技等仍可逢低重點關注。而在“權重搭台”之後,市場也有望迎來階段性的“新三駕馬車”——證券、科技、醫藥。
總體上,市場向好趨勢依舊,新高已經如期來臨。當前,可繼續堅守均衡配置策略,整體以順周期闆塊爲底倉進行标配,如若指數新高或調整,資源股以及銀行、券商等闆塊還可逢低跟蹤。此外,耐心等待新的低吸機會以及做好新的調倉換股的準備。具體的機會以及标的上,可跟蹤和關注以下幾點:1、标配低估值的周期股,大金融爲首;2、跟蹤景氣度比較好的行業,比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産業鏈;3、内需消費中的相關品種,家電以及家居等;4、科技闆塊的反彈機會。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