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四季度最重要的靴子落地,疊加市場較強的基本面支撐以及此前調整風險的釋放,市場風險偏好将集中回升。在經濟基本面的加速複蘇以及流動性合理充裕之下,市場向好趨勢的邏輯并未發生改變,結構性行情仍值得期待。短期,順周期闆塊集中上行以及滬指年度新高之後,市場跨年行情躍躍欲試,闆塊輪動機會或将延續。
今日,調整幾日的順周期闆塊回升了,大金融也開始表現了,在今日題材股“唱戲”并不是很活躍下,順周期的回歸顯得十分及時,而市場的這中輪動,也再次體現出健康的一面,整體推動指數繼續向好表現。當然,這裏的題材股并非行情結束,尤其是風險偏好不斷回升下,題材股的修複行情仍值得期待。
除了市場輪動健康表現外,外資對國内的市場也是青睐有加。上海證券報報道,臨近歲末,各大外資機構近期陸續發布對2021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展望報告。有不少外資機構在其年度展望報告中對A股給出“高配”“超配”評級,并對明年的中國經濟基本面充滿信心。12月7日,瑞銀資管舉行2021年市場展望媒體交流會。瑞銀資産管理資産配置基金經理羅迪表示,當前中國資産對全球投資者非常有吸引力。瑞銀資管在戰略層面尤其看好中國的新能源産業。
總結來看,在對中國2021年宏觀經濟的展望中,外資機構均表示對經濟基本面充滿信心。其中多家機構認爲消費領域的複蘇将成爲明年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實際上,從此前國内經濟率先複蘇到當前的加速複蘇,再到全球市場的複蘇,經濟整體回升下全球市場向好趨勢明顯,而作爲率先複蘇的國家,國内市場的向好趨勢更是明朗。
不過,會有很多投資者疑惑,即便是率先複蘇,A股也迎來了整體的上行,但爲何依舊落後于外圍市場呢?近期以來,美國持續迎來曆史新高,韓國股市也迎來了曆史新高,而日本股市也創下了1991年5月以來的新高,A股卻還在3000多點。
實際上,如果仔細關注,滬指雖然仍在3000多點,但已經迎來了2年多的新高;而滬深300指數越過5000點也已經逼近5年新高。即便在3000度點,個股股價超百元的數量已經超越2015年的牛市峰值。很多白馬股不斷迎來翻翻,市場價值投資逐步開啓的同時,一部分指數以及指标已經開始逐步走好。
所以,近幾年來A股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盡管指數并沒有跨越式突破,但是随着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伴随着外資以及外資機構的不斷介入,市場向好的趨勢逐步明顯,曆史上首次慢牛的行情值得期待。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