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
今天聊聊近期交投市场的异动。
1.此前大宗商品为什么疯涨?
今年三月开始,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就往市场注入了疯狂的流动性。
受此影响,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本身已经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而债券市场,同样得益于此,出
现了收益率长期下跌的走势,尽管中国的债市收益率又回到了此前水平,但不改全球债市情况。
这个角度上说,金融市场已经对这波放水,有过一轮定价,比较明显的是美国股市。
之所以现在商品市场又开始出现一波疯牛一样的上涨,主要是疫苗的消息,美国大选不确定性消除,
经济复苏预期增加,叠加流动性尚未退出,再叠加产业面(比如一些商品的供需和库存持续向好)
的支持,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共振”。
这种共振,把商品市场的牛市推向了更为疯狂的阶段。
2.为什么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出现了某种意义的背离?
商品和股票,估值和定价的逻辑不一样。
核心的区别在于,商品定价的预期周期更短,一两个月到半年,而股票理论上基于无限期未来定价。
可以看到,金融市场上发生一个可能影响长远的事件,股票市场会有反应,但商品可能不咋动,反
之亦然。
我以前常常说,商品市场就是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股票市场呢,需要靠信仰和梦想活着。
要深刻理解两者的不同,需要回到各自的定价逻辑和模型变量。
3.铁矿石的上涨,是不是和中澳关系紧张有关?
很明显,这可能影响一定的市场情绪,但并不是主要逻辑。
阴谋论不可取,阴谋论对做交易没有任何卵用。如果一定要说有用的话,就是加速让你认清自己是
个韭菜的事实。
交易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思路应该是这样的:
中澳关系紧张吗?紧张导致了什么?
澳洲铁矿石出口至中国持续减少了吗?如果减少,造成多少供需缺口?
这种减少时暂时的,还是中期的?
而实际上,澳洲发往中国的铁矿石,12月以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特殊波动。
投资交易主要靠事实、数据和对未来的合理预期推断来形成交易逻辑,而不是天天喊打喊杀式的阴
谋论。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市场的行情走到极致,就容易出现情绪闪崩,也就是通俗说的“看谁跑得快”。
因为价格已经推升至基本面本身并不能单独支撑的水平,这时任何的继续顺趋势运动,都蕴含了大
量的内生脆弱性。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友军就会拔腿就跑!价格由此崩溃。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经常发生。索罗斯给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来描述这个现象,叫反身性引发的市
场崩盘。就是指的交易过度拥挤后,容易出现的踩踏。
参考来源:秦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