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前后,股民们最关心的无非就是股市的情况,到底是会涨还是会跌等等,但是从以往春节前后的股市来看,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可以从中分析一些有用的信息,有兴趣的股民朋友们可以一起来看看。
A股存在明显的“春季躁动”。A股季节效应中,获得正收益概率较高的月份主要为2月、7月和10月,尤其是创业板指在2月的上涨概率更是高达80%。“春季躁动”最早可于12月开启,春节之后上涨行情有望加强。近十年来,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在春节后20个交易日的胜率分别为80%、70%和80%,平均涨幅分别达7.18%、8.69%和9.18%。
“春季躁动”背后的三大驱动因素:
1、风险偏好阶段性抬升,国内既有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有3月将至的全国两会,政策预期总体偏高;海外适逢年末重要节日,地缘政治关系相对缓和。
2、盈利预期上修博弈,一月底披露年报业绩预告,预喜比例的偏高,叠加盈利的超预期引发资金博弈。
3、核心还看流动性:宏观视角上,央行为应对节日期间的资金面需求与维稳,会在公开市场进行较大力度的流动性投放。微观视角上,公募、险资和外资等增量资金显著进入A股市场。在风险偏好与盈利预期相对平稳的情况下,流动性是决定“春季躁动”节奏与表现的核心因素;而在流动性内部,宽货币对于市场的推升作用强于宽信用。
“春季躁动”的行业表现:成长与周期表现不俗。成长表现良好主要在于业绩预告带来的预期增强。近十年间,计算机、电子和电气设备的年报预喜比例分别高达62.12%、55.06%和50.16%,整体位居行业前列。基建与供改,刺激周期板块表现抢眼。一方面,市场对基建复工和政策定调存在预期偏差,加剧资金博弈。另一方面,补库、供改背景下的资源品涨价等多主线行情亦不可小觑。
1、海外方面,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拜登上台已无悬念,政策不确定性逐步下降;国内政策退出的超预期平滑化,短期内刺激风险偏好上行。
2、日欧美新一轮刺激计划相继推出,经济复苏再次加码。随着辉瑞/BioNTech、Moderna等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复苏预期,推动分子端盈利上行。
3、紧货币已然开启,信用拐点逐步确立。考虑到政策定调不急转弯,尽管流动性边际收紧,但节奏将较预期放缓,利率中枢抬升过程或将拉长;叠加微观增量资金规模有望稳健抬升,支撑权益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总体上,在流动性缓退坡背景下,我们看好需求(内生的修复)与供给(补库)以及海外宽松的金融条件耦合,国内与国外的盈利修复将共振,建议积极布局复苏进程中的“春季躁动”.
行业配置上,重点把握三条主线:
1、全球原材料周期,推荐:石化(炼化/油服)/基化(MDI/钛白粉)/铜/铝。
2、新能源科技,推荐:新能车设备/电池/面板/车联网。
3、国防军工,推荐:航天/航空。
风险提示:
1、疫情反复、毒株变异及疫苗不良反应(影响风险偏好、盈利);
2、外围地缘政治风险(影响风险偏好)。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对以往的数据进行的总结和分析,但是对于历史数据统计得出的规律并不能代表未来股票走势的情况,因此还是要提醒广大投资者不要过分的以来历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