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拜登上任在即,全美和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于1月20日的美國新總統就職典禮。過了當天正午12點,特朗普不再是美國總統,正式就任的拜登總統将承擔起美利堅合衆國的一切責任。拜登執政,内外壓力山大。
(圖片說明:1月17日傍晚,在美國華盛頓,用于舉行就職典禮的國會大廈及周邊區域被隔離圍欄封鎖。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功過是非自有評說。特朗普的四年即将成爲曆史,美國已經對他給出評價,曆史将對其做出進一步的評價,而對拜登的打分,将從其就任之日開始。
四年總統任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在美國曆史的長河中,終究隻是短暫一瞬。特朗普以極端主義執政四年,給美國留下了一地雞毛,一副爛攤子,一個分裂的國家與社會,除去拜登上任前後國會對他的彈劾及最終審理外,還有一大堆沒有了結甚至可能永遠剪不斷理還亂的争議争鬥。
作爲新任總統,拜登有足夠表現的時間和機會,但也面臨着巨大的艱難甚至各種風險。美國社情民意是水,流動不定,拜登的功過是非,将會視其未來四年的成敗而定。如果政績突出,選民滿意,再幹一任也不是沒有可能。當然,有不少人會因等不及而焦慮,甚至出手。
就職演說将是對拜登的首場大考。縱觀美國曆史和政治,曆屆總統總是通過各種演說來表達自己治國理政的思想、戰略與願景,以展現其理念、胸懷、志向,借以号召和鼓舞國民,描述國家與社會的遠景。
美國總統中,當年的林肯、羅斯福、肯尼迪、裏根、克林頓和奧巴馬,都是演講高手,他們的一些演講至今成爲美國人的深刻印記與美談。林肯以他尖細的肯塔基腔發表的葛底斯堡演說,展現出一種曆史眼光,即美國政府、公共機構及整個社會都應平等對待所有人,據說被美國人引用最多;羅斯福的演講極大地鼓舞了戰火中的美國民衆,促使美國國内産業大幅擴張,民衆充分就業,并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畢業于哈佛大學的肯尼迪和奧巴馬總統,堪稱美國二戰以來傑出的演講天才,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評價說,在美國總統中“就智力而論,如果你把羅納德·裏根放在一端,那麽肯尼迪一定是在另一端”。肯尼迪激發了美國人的廣泛夢想,“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爲你做點什麽,而要問你能爲你的國家做點什麽”,這句經典名言激勵了無數美國青年的夢想和創新創造……
如今的美國,疫情肆虐,政治撕裂,經濟凋敝,社會混亂,民生困頓,種族沖突,舉國哀歎。拜登即将上台,考驗拜登的時刻到了。1月20日的就職演說該講些什麽,如何使之精彩感人,萬衆矚目,全球關注,猜測紛紛。
(圖片說明:這是1月17日傍晚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用于舉行就職典禮的國會大廈。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據透露,拜登的就職演說已經由其寫作班子一再打磨,但拜登仍不敢掉以輕心,還在親自斟酌審改。據美國CNBC 1月17日報道說,拜登就職演講的撰稿人正“承受着爲曆史寫作”的壓力。拜登的幕僚和盟友認爲,這次演講爲他在整個過渡時期扮演美國領導者角色提供了難得的曆史機會,在此危機和混亂時刻,向更廣泛的聽衆發表演說需要調動各種思想和智力。演講的主要目的是精心塑造拜登,使他變成全體美國人的“喬·拜登”,美國危機時刻“團結的喬·拜登”,這是拜登執政的核心信念。
多尼爾是拜登政治演說的首席架構師,他不僅在拜登去年以來的競選活動中,而且在他之前的大多數競選活動中,都負責爲拜登撰稿,恰到好處地傳達了拜登的思想信息。他與拜登的演講寫作總監維内·瑞德(Vinay Reddy)一起日夜奮戰,據說瑞德在拜登擔任副總統時就曾爲拜登工作過。
即将上任的白宮傳播總監凱特·貝丁菲爾德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的采訪時表示,拜登的就職演講“将反映出您在競選活動中所聽到的很多内容,即他認爲我們可以把國家帶到一起。他認爲,我們必須将這個國家團結在一起,統一的美國是我們能夠解決我們正在應對的大規模危機的唯一途徑”。“我想人們可以期待,這将是一個時刻,總統當選人拜登将真正地工作,努力打破分裂的頁面和過去四年裏的仇恨,真正奠定一個積極的、願景樂觀的國家,并規劃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實際上要求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
拜登怎麽演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拜登能否爲美國和美國人展現一個真正團結美好的新美國。美國輿論認爲,現在的問題不在于拜登如何爲美國民衆暢想設計藍圖,規劃未來,而是如何破解和能否破解當下拜登執政所面臨美國内外棘手難題甚至危機。
(圖片說明:1月17日傍晚,在美國華盛頓,一輛警車在國會大廈附近巡邏。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目前看來,拜登在國内國際至少面臨十大棘手難題。
1、疫情肆虐問題。
疫情的加劇肆虐是當下美國面臨的最重大、最危急、最緊迫的問題。如果疫情不能盡快有效遏制,美國其它的一切都将免談。
不斷惡化的疫情不僅造成了美國人的生命與身體健康危機,也造成了美國的重大政治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種族危機。至少特朗普及其支持勢力認爲,特朗普此次競選失敗主要是疫情危機造成的,所以特朗普恨疫情,也恨與疫情有關的一切。
美國疫情已全面、徹底失控,疫情之下美國人心惶惶,無所适從,特别是目前看不到任何好轉的迹象和希望。截至北京時間19日早上,美國的新冠肺炎确診病例已猛增到2400萬,再創新高,死亡人數也超過了40萬,又創新高。兩項新高在總統就職典禮之前發生,讓廣大美國人感到了痛苦甚至絕望。最嚴重的問題還不在于确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雙雙激增,而在于疫情已經嚴重沖擊和正在進一步沖擊美國的方方面面。
疫苗給美國人帶來了些許希望,但很多人并不相信僅靠疫苗就能快速、有效和全面地遏制美國疫情的進一步蔓延。拜登上任後會有什麽高招,能有什麽高招,這是對拜登最直接和最嚴峻的考驗。如果疫情不能盡快有效遏制,不僅疫情危機将加劇,而且特朗普的支持者也會不斷跳出來,甚至煽動鬧事。美國有自己的國情,管理體制複雜,拜登雖是總統,但多個州依然控制在共和黨人手中,他們本來就極端放任,拜登上任後更不會積極主動地配合,這是很大的問題。
2、政治政黨分裂問題。
美國的政治早已全面撕裂,政黨的争鬥已非一年半載,而是由來已久。此次民主黨大選獲勝,拜登和哈裏斯上任,并在參議院奪得優勢,民主黨人揚眉吐氣,更有底氣,而共和黨人則灰頭土臉。
共和黨人決不會善罷甘休,甚至根本就不認輸。雖然最近共和黨内發生了波動,那是因爲特朗普過于極端,造成了國會暴力沖擊等違法違憲的嚴重後果,但即便如此,仍有一大批共和黨人繼續支持特朗普及其極端主義。
美國媒體評論說,要讓共和黨人配合民主黨,除非太陽從西邊出。即便共和黨弱化了甚至分裂爲兩個政黨了,仍将不是民主黨一統天下。除了民主、共和兩大黨,實際上美國從聯邦層面和地方州層面還有大量其它政治力量的存在和活躍。政黨争鬥和政治撕裂,不僅在特朗普在任期間登峰造極,也會伴随拜登的執政之路。隻要兩黨分裂,美國的很多事情就不好辦,拜登再有宏偉藍圖,恐怕也是理想美好,但現實骨感,甚至連共同應對疫情都做不到。
3、社會分化分裂問題。
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社會的分裂問題愈演愈烈。美國的社會分裂包括多個方面,主要是種族分裂、階級分裂、貧富差距和各種利益分裂。近年來美國互聯網、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術、電子商務、社交新媒體平台的迅猛發展,又導緻了美國社會更大的分化分裂,很多人不适應高新科技下的工作,大量人員無業可就,大批美國公司遷移到海外,大量美國投資投到了海外,華爾街逐利傾向更加嚴重。
美國一大批互聯網、數字經濟企業和數字娛樂、數字媒體廣告企業賺得盆滿缽滿,揮金如土,而大量中小企業及普通員工生存日益艱難,連住房、就醫和孩子上學甚至每日基本生活都無法得到保障。
疫情之下,社會貧富懸殊更加突出,社會貧困問題更加凸顯,當局雖有救援纾困法案,但着力點在于大企業和華爾街金融市場,普通民衆所得有限,吃了上頓沒下頓,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社會仇富現象嚴重,當局無能爲力。
美國媒體評論說,至少最近六任美國總統誓言要解決美國社會的貧困、不公、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分裂問題,但他們都是說的動情動聽,在撈取選票後并無實際作爲,拜登能有新作爲大作爲嗎?如果做不到,2020年大選中轉爲支持民主黨和拜登的選民,難保下次不會再次轉向。隻要美國繼續兩黨投票競選,這種可能就會發生。
4、美國經濟問題。
美國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甚至種族問題緊密相連。客觀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經濟有較大擴張,尤其股市持續大幅上升,就業也一度創造了美國少見的高就業局面,但疫情突然來襲,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從傳統産業到新興産業,從農業、制造業到能源等行業,美國經濟的繁榮景象不再,各行各業陷入衰退甚至蕭條,失業率高達6.7%,失業人數至少在1000萬以上。
目前看,主要是美國股市依然走高,但被普遍認爲泡沫太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美國當局、美聯儲接連采取緊急救援纾困措施,無限量化寬松貨币,降低利率,并回購各種債券,導緻了市場流動資金過剩所緻,美國實體經濟并不支持華爾街股市的高漲。
此外,近年來美國經濟迅速擴張,與特朗普爲謀求政治利益而大幅度對企業和大資本家、大富豪減稅也有直接關系,但這些都是短期行爲,并爲以後埋下了各種隐患。現在這些問題都在暴露出來。特别是美國的債務和公共赤字嚴重膨脹,疫情危機造成了進一步的大膨脹,投入的天量資金今後誰來償還,都是一系列大問題。另外,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和外移化嚴重,如果繼續現在的狀況和惡化趨勢,則美國經濟問題将更加嚴重,也會與社會問題進一步交織發酵。
拜登長期從政,深耕于國會,但遠離華爾街和産業企業,在經濟金融等方面未有直接涉足,拜登執政後如何穩定美國經濟,如何治理經濟,如何理性刺激和引導美國經濟健康發展,都不是一般的挑戰和考驗。
除了上述四大問題,拜登還不得不面臨美國的外交問題、外貿問題、軍事問題、安全問題、氣候變化問題和科技教育六大問題。由于篇幅有限,這裏不再具體展開。如果說前面提到的四大棘手問題事關美國國内的團結、安全和穩定,則後面的六大難題則事關美國的國際戰略、國際關系、國際地位、國際形象和國際利益。
這些棘手難題既有大量特朗普執政遺留下來的,也有國内國際局勢新發展新演變帶來的。在拜登被确認當選以來,國内國際都紛紛向他示好,希望改善關系,互利合作,有益世界,但也有人和有國家在向他示威示強。如伊朗近日高調宣布提高濃縮鈾豐度,并罕見地公開展示了伊朗的龐大地下武器庫和大量先進導彈;朝鮮宣布正在研發核潛艇,并公開展示了一批艦射導彈。而蓬佩奧則進行了最後的一系列歇斯底裏的瘋狂,在美國外交、軍事、安全等方面給拜登挖了一大批坑,埋了一大批雷。
在國際和外交方面,拜登将如何冷靜、務實、妥善處理好中美關系,無疑是當下國際社會的關切所在。有評論指出,如果拜登不能審時度勢,好自爲之,展現美國政治家和戰略家的智慧果敢,而繼續延續特朗普政府的極端主義、單邊主義和冷戰思維,則拜登的外交政策同樣會走入死胡同。
(作者周遠爲東方智庫、東南大學國際戰略智庫首席研究員)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