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美國的無人飛船計劃于明年2月抵達火星,兩國都将向火星冰冷的表面派出探測車,提供火星貧瘠景色的精彩圖片。人類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踏上火星,但這兩個國家都希望獲得主宰大氣層以外領域所需的專業知識,中國的目标是趕上甚至超過美國。自1976年以來,美國已成功登陸火星8次。“火星已經進入了展示技術優越性的象征性角色,”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弗林德斯大學專門研究太空考古學的副教授愛麗絲·戈爾曼說。
随着太空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它們在太空領域的競争也在升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制定計劃,在這個十年的某個時候讓宇航員重返月球,而中國正在爲2023年的無人探月任務做準備,爲宇航員最終的登月之旅做準備。
中國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國際空間站等全球計劃之外,因爲美國國會10年前禁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中國團體合作。這促使中國建造自己的空間站,第一批組件計劃于今年夏天開始。美國的限制并沒有阻止中國與法國、意大利和巴西結成衛星合作夥伴關系。今年,這個亞洲國家計劃與其他國家簽約,參與其月球項目——既可以獲得額外資金,也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每一次成功的太空任務都是對毛主席和老革命者的緻敬,”中國宇航員張曉光12月在毛澤東博物館的一次演講中說。
數十家私人太空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由億萬富翁雷軍支持的創業公司銀河太空公司于去年發射了中國首顆低地球軌道5G寬帶衛星,該公司正計劃建立一個工廠,每年可生産多達500顆衛星。這項努力是中國旨在建立競争對手Starlink的幾項舉措之一,後者是埃隆·馬斯克提議的由成千上萬架低空飛行衛星組成的網絡,旨在提供寬帶接入。中國的系統很可能會被銀河太空公司等公司帶入軌道,該公司在11月成爲第二家發射衛星的中國公司。第一個是ISpace,它在8月從以紅杉資本中國爲首的投資者那裏籌集了12億元人民币(1.85億美元)。
随着在月球上采礦的前景從科幻小說變成可解決的挑戰,美國宇航局在2020年公布了《阿耳特米斯協議》,這是一項允許國家或公司在月球上建立專屬區域的國際協議。中國沒有簽署協議,而《環球時報》譴責該協議支持美國“月球殖民的政治議程”。
拜登總統将不得不選擇是在太空計劃上與中國對抗,還是設法緩解緊張局勢,甚至加強合作。溫迪·惠特曼·科布是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美國空軍高級空中與太空研究學院的副教授。他說,各國在太空中擱置地球上的分歧是有先例的,特别是1975年冷戰期間的阿波羅-聯盟号聯合任務。“我不認爲與中國合作是不可能的,”她說。“曆史告訴我們,這是可以做到的。”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