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
今天聊聊人民币汇率发展史。
华尔街有个笑话,讲的是印度独立的时候,卢比对美元汇率是1∶1。印度独立72年后,卢比兑美元汇率居然是72∶1,也就是一年贬1倍,所以去印度投资的老外,财产缩水得一塌糊涂。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当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时,汇率就是路标与阀门。
最近,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持续走高,已经进入1∶6.4时代。这意味着如果半年前你在1∶7.14的高点换了10万美元,现在可能亏了65000多人民币。
在人民币汇率一路走高的“凯歌”背后,其实也有一段“跌跌撞撞”的摸索之路。
有句玩笑话,说的是同一个经济现象,十个经济学家会有十一种观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现实的复杂。然而再复杂的经济现象,都有其内在的逻辑。
比如为什么在2020年,人民币汇率会“低开高走”?
前期人民币汇率走弱主要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初期这些层面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在后期阶段,得益于本土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以及国内产业门类齐全、市场潜力广阔的优势,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发展韧性十足。这为今年6月份以来的人民币加速升值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最大的价值,不是做短期判断,而是剖析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即人民币汇率从2015年“8.11”汇率改革初期的持续单边下跌,走到今天双向波动、市场预期分化的政策逻辑与市场逻辑。
中国曾经被美国财政部界定为汇率操纵国。按照通常理解,汇率操纵是指一个国家人为压低汇率,使本国的产品相较于别国有价格优势。
而人民币的升涨跌落从来不是中国政府主导的国家行为。
我们简单聊聊2017-2019年人民币汇率的跌宕之路。
2017年人民币汇率能实现止跌回升逆袭,是因为在这一年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大便宜。
◎ “天时”说的是,进入2017年,特朗普大选胜出后经济政策推进缓慢,美元指数不强反弱,跌幅堪比和日本签署广场协议那年,此背景为人民币兑美元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 “地利”则指的是中国经济的韧性,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都呈现了正增长,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由“稳增长”转向“防风险”。
◎ “人和”则指的是2016年底,针对外汇市场出现的恐慌性情绪,有关部门采取了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措施,效果明显。接着到了2018年,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却无资本流动冲击?这主要是因为前期资本外流压力已有所释放,境内公司和住户部门的货币错配风险有所降低,而且经历2015至2017年外汇市场的剧烈震荡以后,政府和市场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和适应性均有所提高。
20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围绕7上下波动,成为吸收各种冲击的减震器。这印证了2019年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也再次表明汇改推进的任何时刻都充满了风险。
同时,长期以来,中国以“你买我商品、我买你国债”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又叫做“外循环”)。但现在,外循环格局正面临贸易壁垒、断供风险、金融脱钩、经济制裁等堵点和痛点。
这些情况,有的是消息面的,会导致市场负面情绪;有的是基本面的,会影响营商环境和贸易条件。而无论是心理还是实质冲击,都将会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在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合理水平的情况下,这些冲击通常容易被放大,都会加剧人民币汇率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