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和中国签署的《全面投资协定》将成为两个主要经济体的重要里程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双方在12月30日结束了谈判的CAI比对欧盟的贸易协议更为重要。
德意志银行认为,CAI可能会促进欧盟在中国的投资。对于欧盟制造商而言,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和取消持股限制的举措可能会帮助创造新的机会,并为国内外投资者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双方签署协议后,也许可以期望服务业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中国的欧盟子公司占制造业销售总额的11%,但在全球欧盟子公司的服务销售额中仅占3%。通过进一步向欧洲投资开放中国的金融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环境和健康服务等有前途的行业,CAI将帮助增加欧盟子公司在中国的服务销售。
尽管中欧投资协议的细节尚未透露,但我们对CAI的信心以及中国对进一步开放经济的承诺是建立在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健康基础上的。正如中国最近的经济史所暗示的那样,进一步开放不会削弱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反而会使所有经济参与者受益。
中国和欧盟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欧盟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并于2020年成为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中欧贸易额首次超过了欧美贸易额。
但是贸易并不能反映中欧经济关系的全部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直接投资协调调查,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欧洲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2540亿美元。
然而,这一数字可能低估了欧洲在中国投资的真实价值,特别是因为欧盟子公司的总销售额已经高于欧盟对中国的出口额。多年来,欧盟子公司的销售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增长,差距进一步扩大。
欧盟制造商已在中国投资了广泛的行业。毫无疑问,汽车行业是他们的首选行业。即便如此,汽车业仍仅占中国制造业中欧盟子公司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欧盟制造商在中国的化学和机械行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每个行业的年营业额均接近300亿欧元(362.4亿美元)。电子,金属和食品/饮料行业的销售额均超过了100亿欧元。
到2010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相对较小,但此后迅速增加。中国在欧盟的制造子公司的销售额从2010年的80亿欧元增加到2017年的540亿欧元。
同样,中国服务企业在欧盟的子公司的销售额也从2010年的10亿欧元增加到2017年的180亿欧元这种快速增长可以归因于许多中国公司通过并购在欧盟的扩张。
中国在欧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17年达到顶峰,随后才有所下降。但根据中国商会对欧盟的2019年调查,尽管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在短期内放缓,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可能会增长,因为中国公司有动机在欧盟扩展业务。
欧盟已承诺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其可再生能源行业,据报道持股上限为5%,它将受到中国投资者的欢迎,尤其是因为这是朝着加强中欧在能源合作方面的正确举措,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