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2025-04-05 09:47:55
  • 紐約:2025-04-04 20:47:55
  • 倫敦:2025-04-05 01:47:55
  • 東京:2025-04-05 10:47:55
  • 悉尼:2025-04-05 11:47:55
  • 香港:2025-04-05 09:47:55
  • 新加坡:2025-04-05 09:47:55
首頁> 資訊> 要聞 >正文

今年兩會,沈南鵬帶來了6份提案

涉及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包括碳達峰、種子開發與耕地保護、物流數字化、醫療器械企業上市科創闆、醫療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和國産信創軟件政策保障。

rrh123(ID:wwwrrh123com)3月3日消息,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在經曆疫情後我國經濟重回發展正軌的關鍵之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們的建言獻策被賦予了特殊的時代使命,更值得全社會關注。

明天(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将在北京正式召開。全國政協委員、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帶來了6份提案,涉及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包括碳達峰、種子開發與耕地保護、物流數字化、醫療器械企業上市科創闆、醫療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和國産信創軟件政策保障。

作爲中國風險投資領域唯一的全國政協委員,沈南鵬和紅杉中國投資了大量中國科創企業,對數字化、信息化和技術賦能積累了深厚的洞察和經驗。如何更好運用科技創新的力量去尋求重大社會議題的解決方案,成爲沈南鵬委員提案的一大特色。

在有關碳達峰的提案中,沈南鵬委員建議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在道路交通上的應用,降低私家車使用強度、加速優化道路運行效能、加強交通碳排放的精準測算;在有關種子安全的提案中,他建議利用農業電商打造高效供應鏈,帶動種子開發和耕地保護的升級,通過發揮電商無縫對接後端消費和前端種植的橋梁作用,提升本土種源保護和良種選育,利用大數據促進耕地用養平衡。在物流數字化的提案中,他建議物流網絡設施全線打通,建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用信息流的暢通帶動物流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在醫療器械企業科創闆上市的提案中,他建議從醫療器械企業發展規律出發,對科創闆第五套标準進一步明确審核要點,細化上市操作規範,有利于更多符合科創屬性的研發型醫療器械企業脫穎而出,加速其研發與成果轉化進程。

以下爲沈南鵬委員部分提案的主要内容:

道路交通緻力低碳化,人工智能助力碳達峰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願景下,交通運輸業作爲第三大碳排行業,節能減排刻不容緩。道路交通在交通運輸業的整體碳排放中,占比高達84%,理應成爲減排的重要發力點。構建低碳道路交通網絡,應注重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的數字化賦能,推動對快速減碳的創新應用:

第一,控制私家車交通需求是深度減排的重點方向,AI和網聯化可引導降低私家車使用強度;第二,擁堵和城市規劃不足也會加劇排放,AI可促進道路運行效能加速優化;第三,道路移動源的排放監測核算難度較大,車聯網和大數據可提供技術支撐。

爲盡早實現交通運輸業碳達峰,加強低碳交通系統建設,應進一步發揮AI等技術優勢,提供道路交通疏堵減排的解決方案。建議:

一、 以智能化改造增強公共交通吸引力,提升公交出行分擔比例。

第一,建議各級政府在智能交通新基建中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公交車載智能終端、公交信号優先技術改造的财政投入;

第二,調整路權分配原則,提升公交等綠色交通路權,建立與脫碳目标挂鈎的公交出行分擔率,探索建立智能調度提升正點率和舒适度的出行質量評價。

二、 加大智能道路研發建設和标準化工作,破除交通基礎數據信息壁壘。

第一,通過财政補貼等手段鼓勵 AI、物聯網、通信企業參與智能道路技術攻關和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智能網聯車載、路側設備關鍵技術(測試評價、信息安全等)制定統一标準;

第二,對道路交通主管部門(規劃、交警、建委等)設立交通網聯數據協調交換機制,豐富車路協同應用數據來源,政企共建道路場景庫支撐技術測試和應用示範。

三、 編制道路運輸業碳排放核算方法指南,基于實時數據建立在線監測平台。

第一,結合行業特殊性和新技術,編制道路運輸業碳排放核算方法指南,探索引入機器學習等在排放數據收集中的應用,提升移動排放源溯源準确率;

第二,生态環境部牽頭,通過推進全國層面的遙感監測,遠程OBD監控、排放檢驗等移動源實時數據采集和聯網共享,加快建立道路運輸領域能耗與排放在線監測平台。

支持農業電商打造高效供應鏈,帶動種子開發和耕地保護升級發展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确定的 2021年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帶動種子開發和耕地保護升級發展,需着重解決當前農業種植面臨的“兩低一高”問題:一是本土種源的保護和開發水平低;二是耕地污染導緻食品安全程度低;三是農村青壯年的流失率較高。

我國一方面農産品種植分散且銷路不暢,另一方面消費市場對安全、優質農産品又需求巨大, 有必要發揮電商對接後端消費和前端種植的橋梁作用, 打造高效、穩定的農産品供應鏈,助力解決種子和耕地問題。建議如下:

一、 引導電商企業發展農業業務,推進縣域電商服務站建設

第一,發揮農業、商務部門牽線搭橋作用,組織、引導電商企業,以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專項對接等加強農業業務建設,擴大線上農産品合作銷售;

第二,地方财政對電商鋪設鄉鎮、村級電商服務站,按覆蓋率梯度補貼

二、 支持開發地方特色優質品種并申請地理标志産品,促進本土種源保護和良種選育

第一,建立瀕危、地方品種育種保護區,借鑒國外“社區支持農業”(CSA)方法,農戶種植特色地方品種農産品,政府支持地方品種申請地理标志保護,電商負責産銷對接;

第二,設立專項,支持科研院所、種企、電商共建商業化育種中心,改良瀕危、地方品種,電商以消費數據輔助良種選育項目決策,加速選育消費端喜愛、種植端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種。

三、 支持參與農産品種植标準制定,利用大數據促進耕地用養平衡

第一,發揮電商市場信息優勢,支持電商龍頭和地方農科院聯合發起農産品地方标準的制定申報,引導農戶展開種植标準化改造,推進基于消費需求拉動的标準化、規模化種植;

第二,依托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探索共享涉農公共信息(土壤、氣候、光照等)和電商農産品信息(特色品類、成熟周期等),集成環境采集、災蟲預警、水肥藥一體等應用,提高耕地利用水平,保障農産品安全。

四、 支持智能化适農設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推廣節本高效農業“工具箱”

第一,支持電商聯合農業科技公司申請農機新産品購置補貼試點,省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加速人工智能、北鬥導航、物聯網相關設備農業應用的試驗鑒定,适時商請農業部和财政部将其納入國家農機産品購置補貼範圍;

第二,鼓勵市縣農業推廣機構與電商合作,試驗推廣适用小農生産的低成本檢測、探測、微型農機等手持設備,用智能手段提升農業種植效率和效益。

打通運營堵點,提升物流效率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是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重要使命。爲進一步打通運營堵點,提升物流服務效率,當前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第一,“信息流”滞後于“物流”的業務需求;第二,審批、監管等政策落後于創新運營需要;第三,路網基礎設施、收費的政策支持仍待加強。

相關建議:

一、 開放物流公共信息,擴展行業平台數據服務,整合共享信用信息。

第一,在确保信息安全和對等互利前提下,建議交通運輸部國家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推進辦公室牽頭,推動鐵路、港口、航空、物流等企業信息系統對接,明确全國多式聯運公共信息系統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

第二,依托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ETC查詢、違章查詢等運輸信息資源、增設政策彙總及答疑闆塊等擴展服務;

第三,行業主管部門統籌管理失信名單,擴圍企業和人員基本目錄,并同“信用中國”及時交換共享,對失信主體實施多方位的聯合懲戒;對行業探索的交易節點打卡、運輸過程可視化等應用場景,協調提供跨部門的政策、技術等規範性指導。

二、 放寬部分市場準入、簡化審批流程,既能實現有效監管又能鼓勵創新。

第一,放寬新業态許可證發放,允許擁有《企業開辦服務站快遞經營許可》的傳統快遞企業取得《智能快件箱經營許可》;

第二,探索快遞物流企業末端攬投的創新政策,出台無人貨運創新應用試點的指定區域、行駛路權和空域等操作指引;

第三,根據實際運營客觀條件,明确和細化《網絡平台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 的具體要求;

第四,允許靈活就業者(騎手)作爲個體工商戶的商事主體進行工商

登記,按照小規模納稅人模式進行納稅申報及開具發票。

三、 共享縣域郵政網絡、優化快遞進村路線,探索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

第一,推動縣域郵政網絡設施資源社會共享,對符合政策要求的快遞企業通達鄉鎮和村莊的低載線路給予運營補助;

第二,地方主管部門在規劃鄉村公路時,建議納入郵政、商務部門掌握的物流運營信息,根據實際物流需求進行路線優化;

第三,推廣大中型貨運車輛主線分時段優惠,根據日間夜間分類,結合車型和噸位設計收費系數;拓展集裝箱車輛優惠政策,ETC折扣和集裝箱車輛優惠疊加使用可以擴展至全國,降低商貿物流成本。

用好科創闆第五套标準,助力醫療器械企業研發創新

《科創闆股票上市規則》第五套标準要求“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産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産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闆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

截至2020年年底,選擇第五套上市标準的17家企業中超4成爲藥企,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至目前暫無醫療器械企業按第五套标準申報的過會案例。 2019年8月,唯一一家試圖以第五套标準申報的醫療器械企業,在審核中也将适用标準從第五套标準修改爲第二套。究其原因,醫療器械企業适用第五套标準的申報操作細則有待明确,增加了企業申報和監管審核實質判斷的難度。

科創闆通過差異化的上市标準,爲醫療器械企業上市提供了更多包容性選擇。但考慮到醫療器械的研發複雜性和技術專業性,在企業申報尤其是采用第五套标準申報過程中,如何結合其業務特點、行業屬性更好體現政策的引導支持作用,上市申報相關事項仍可進一步優化。

建議如下:

一、 界定醫療器械企業申報分類,明确對“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标準。

第一,按《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闆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三條(六),“高端醫療設備與器械”滿足科創闆“生物醫藥領域”範圍,因此建議科創闆就醫療器械企業可按第五套标準中的“醫藥行業企業”申報給予明确規定,或同暫行規定保持一緻,将第五套标準中“醫藥行業企業”修改爲“生物醫藥領域企業”;

第二,結合醫療器械注冊流程,參照第五套标準中有關醫藥企業核心産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的要求,并借鑒聯交所指引信中就醫療器材“階段性成果”相關内容規定,明确醫療器械企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具體申報标準(如至少獲得三類器械注冊證、或與國内外先進水平的技術參數對比)等。

二、 适度動态調整科創屬性評價指引,結合醫療器械的特性出台定制化判斷條件。

第一,修訂更新科創屬性評價指引,按行業領域就“市場空間大”、 “明顯的技術優勢”出台所需的判定條件,對醫療器械企業提出更具針對性、更充分披露要求(如研發階段、産品管線、終端客戶、國家級科技獎項等),作爲其論證市場空間或技術優勢的具體表征;

第二,結合我國醫療器械的技術創新和審評審批特點,建議把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别審查程序或予以醫療器械優先審批,作爲醫療器械滿足第五套标準的另外一組判斷條件;

第三,對滿足基本标準但對申報操作存在理解不一緻的申報企業,建議監管部門加強引導,明确企業預期并選擇合适申報标準。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