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获取中
  • 紐約:2025-04-07 21:33:03
  • 倫敦:2025-04-08 02:33:03
  • 東京:2025-04-08 11:33:03
  • 悉尼:2025-04-08 12:33:03
  • 香港:2025-04-08 10:33:03
  • 新加坡:2025-04-08 10:33:03
首頁> 資訊> 要聞 >正文

#特斯拉回應女子坐車頂維權# #車頂維權女子回應特斯拉#

華少 2021-03-11 17:36:29 關注
  #特斯拉回應女子坐車頂維權#的回應  小女子姓張,家住安陽。最近因Model 3維權讨擾了大家,先說聲抱歉。  昨晚特斯拉發布了一則說明,讀下來像是我家的事,又像是火星上的事,細品原來是一場精心設

  #特斯拉回應女子坐車頂維權#的回應

  小女子姓張,家住安陽。最近因Model 3維權讨擾了大家,先說聲抱歉。

  昨晚特斯拉發布了一則說明,讀下來像是我家的事,又像是火星上的事,細品原來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局。今天瓜很大,直接說觀點:

  -事發時車速118.5km/h爲編造,實際約爲60-70km/h;

  -警方從未判定我方超速,我方也從未不認可警方判定;

  -家父當時曾連續猛踩刹車,但踏闆僵硬且制動不明顯;

  -特斯拉曾告知過後台數據,漏洞百出反證刹車無效;

  -一直态度是:接受合理調解、接受專業的第三方鑒定;

  -調解協議未蓋章生效,調解方稱隻有一家機構能做鑒定;

  -該機構爲“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不是專業鑒定機構;

  -特斯拉聲明歪曲事實誤導輿論,我們在考慮法律途徑。

  一、事情經過是怎樣的?

  2月21日18:17,家父駕駛本人購買的Model 3行駛在安陽341國道南段村段,車速約60km/h多,在距前方紅綠燈約200米處松開了電門,車輛開始減速并向前滑行。快接近前方等紅燈的車輛時,先輕踩刹車未見明顯減速,後重踩刹車,發現刹車踏闆僵硬,很難踩動,制動失效。

  這時Model 3仍以50km/h左右時速前行,在連續躲避了兩車後,撞到一部哈弗SUV,于是向左猛打方向,又撞上一輛日産轎車,最後撞到路中的水泥護欄才停下。

  二、到底有沒有超速?

  當然沒有。事發地在兩個紅綠燈之間,正值傍晚高峰期,車上滿坐家人,剛去景點逛完也不趕時間,怎麽會跑到近120km/h?爲證清白,我們近日将開另一輛Model 3,在同一時間段行駛過同一路段,用直播方式還原當時情景,敬請關注。

  三、交警怎麽說?

  從沒說過超速,我們也從沒否認過事故認定書。安陽市交管支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判定我們全責,依據是:“後車應該與前車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

  這個判定并沒有說我們超速,隻說沒有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我們全家一起經曆了刹車失效,清楚的知道爲何不能保持安全距離。因此我們認可該判定,都簽字按手印了有啥不認可的?不知道特斯拉的說明中,爲何歪曲事實?

  四、你們知道完整的數據嗎?

  2月27日中午,特斯拉鄭州福塔店售後經理張先生來電,向我們口頭播報了事發時的數據。根據錄音,整理如下:

  “事發時間爲2月21日下午6點14分,車輛沒有制動相關故障。主要數據爲

  22秒36分秒行駛速度118.5km/h;

  23秒17分秒踩下制動踏闆;

  23秒38分秒速度下降至116km/h;

  24秒40分秒速度下降至109.5km/h;

  25秒87分秒激活了車輛ABS

  26秒43分秒降至74km/h;

  27秒39分秒向左打了方向;

  27秒59分秒激活了車輛穩定程序;

  27秒45分秒速度降至48.5km/h;

  随後發生了碰撞信号,按我們數據分析,制動壓力提供了,速度也降低了,但因爲速度過快、制動晚了,沒有保持安全距離導緻了碰撞。”

  這裏有三大疑點:

  1、事故真的發生在6:14分嗎?

  我當時坐在副駕,Model 3最後撞到水泥護欄時,氣囊彈出,清楚的記得不到一分鍾,手機接到一個010-5905 7200的來電。當時處于極度驚慌和不适中,下意識的拒接了來電。下車後幾秒鍾,該電話再次打入,接聽後對方稱是特斯拉工作人員,詢問是否遇到了事故?之後安排鄭州店将車拖走。

  當時手機截屏顯示:特斯拉第一次來電時間爲6:18分,向前推一分鍾,那麽氣囊爆開應發生在6:17分,刹車失靈也應在6:17分,因爲根據特斯拉的數據,從踩刹車到最後碰撞僅4秒多。

  那麽,Model 3刹車失靈的事發時間爲6:17分無疑。

  而特斯拉售後張經理卻羅列了一堆6:14分的數據,整整提前了3分鍾,差了好幾個路口,怎能與事實相符?所以,特斯拉說明中的118.5km/h根本不是當時的時速,甚至很可能爲編造。

  爲了交叉驗證特斯拉會在事故發生後一分鍾打電話,我們今日淩晨拔打了特斯拉客服400 910 0707,工作人員介紹:隻有在深夜至淩晨工作人員不多時,才會在事故5分鍾内緻電車主;像傍晚6點多發生事故,肯定能在一分鍾左右打電話。

  因此,特斯拉數據造假實錘了。

  2、這種降速不奇怪嗎?

  按特斯拉提供的數據,22秒36分秒爲最高時速118.5km/h,此時應該松開了電門,車輛在動能回收作用下減速,随後踩刹車,在23秒38分秒時速度降至116km/h。不奇怪嗎?在動能回收和刹車的共同作用下,車輛一秒多鍾隻降速2.5km/h?

  這種降速,感覺刹車沒起作用啊?

  接着看,24秒40分秒時速度降至109.5km/h,意思是又過了一秒多,刹車隻讓速度降了6.5km/h?

  從這個時間點到最後碰撞,時間過去了3秒,車速卻從109.5降至了48.5。要知道,Model 3從100km/h到靜止的制動時間一般不超2.9秒。而我父親當時一直在猛踩刹車,上身都快離開座位了,3秒鍾才降到48km/h?

  以特斯拉提供的數據看,這個刹車表現在當時肯定有問題。

  3、時間倒流?

  大家看那一段數據,越往下分秒數越大。但最後兩行,竟然出現了27分59分秒之後是27分45分秒的奇觀!時間在特斯拉那裏倒流了嗎?

  小女子特地又回放了幾遍錄音,張經理确實是這麽播報的。

  那麽,特斯拉的數據又有幾分可信度?

  五、我們的态度一直是,接受合理調解、接受專業的第三方鑒定機構。

  3月9日中午,雙方在鄭州新區市場監管局做調解時,我明确表示:“我們不是不同意第三方機構檢測,隻是希望選擇一個專業權威的機構進行鑒定。”

  這番表述,有市監局的執法錄像作證。

  這裏有一個基本前提:這個第三方機構必須是專業的。但是,負責調解的監管局老師告訴我們,目前能做進口車檢測和鑒定的,隻有一家叫“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機構。

  公開資料顯示,這個中心的業務是:3C認證、管理體系認證、以及3C培訓。它沒有與汽車技術鑒定相關的業務,很明顯不是一個專業的鑒定機構,隻能選擇這一家的方式也不是一個合理的調解。

  因此,我們在調解協議上署名但尚未蓋章生效之時,提出了異議并提交了撤訴申請。市監局的工作人員同意并辦理了撤訴手續。

  所以,自始至終不存在正式生效的調解協議,也不存在所謂出爾反爾。

  六、所謂的不同意調解和鑒定是怎麽回事?

  3月9日晚,特斯拉公關人員李佳女士在微信上問我:不接受市監局建議的三方鑒定是嗎?

  我回答了:是的。

  這個背景是:我們當天中午已經确認調解是不合理的,因爲隻指定了一家不專業的鑒定機構,别無選擇。而且,我們懷疑特斯拉在其中可能施加了影響。

  前例是它在和韓潮的二手車案件中,連換了三家鑒定機構,最後委托一家浙江的不具備專業資質的機構做了有利于自己的鑒定。當然,該鑒定報告沒被法官采信,最終它收到了退一賠三的判決。

  特斯拉在昨天的說明中,隐去了我們已撤訴的前情,隻放出公關人員在微信中誘導我們再次确認不調解的表達,讓公衆看上去,以爲是我們無緣無故的拒絕。

  隻想說,特斯拉的公關姐姐,你赢了。

  七、還有什麽想說的?

  退一萬步,即使特斯拉日後提供了真實數據,它在後台數據上的合理性,并不能證明車輛在現實中的正常性。因爲如果車輛的信号系統發生故障,向後台傳遞了錯誤信息或未傳送信息,那麽後台的判斷自然不足爲據。

  事實上,它在之前多起事故中不是一直宣稱根據自己數據,車輛沒問題全是車主的錯嗎?不到一年全國幾十起失控案件,都是我們車主的錯?特斯拉有承認過一次失控是它的錯嗎?難道我們特斯拉車主是專門買車來黑它的嗎?

  我還推薦了幾個小姐妹一起買了Model 3,經曆了這事真心說聲:對不起你們。

  關于出警5次,我們在合法範圍内表達自己的訴求。警察叔叔來了後,隻是對我們雙方勸告,并未認定我們有任何違法之處。

  關于各種賠償,隻是雙方在談判中有所提及,畢竟我的父母至今還在醫院,分别診斷爲輕微腦震蕩、全身多處損傷,以及全身多處軟組織損傷。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提及賠償金額,更沒有過分之舉。

  特斯拉依仗自己的廠家優勢,編造數據,中傷我的家人。又利用公關優勢,在說明中各種歪曲事實,并且不用一個髒字極力羞辱我們,想讓全網知道我們是毫不講理的車鬧,讓我們名聲掃地,放棄維權。

  各位網友,如果是你們遇到這種情況又會怎樣?

  八、下一步打算?

  首先我們再次道歉,占用了一定公共資源。其次,我們經曆了特斯拉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後,更堅強了:我們決定尋求司法途徑,讓法律給我們一個公道。最後,我們全家感謝特斯拉,謝謝它讓我們看清了一個神話的真面目。

  另外奉勸一些水軍,不要再助纣爲虐欺負我這個弱女子了。

  最後,真誠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的理解和支持,謝謝你們。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