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
今天聊聊香港怎么就掉队了?
就在上个月,香港公布了2020年的GDP数据——2020年香港实现本地生产总值27107.3亿港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4万亿元),同比实质下跌了6.1%。
如果把香港和内地城市进行比较,那么它今天的经济总量不及北上广深和重庆,排在第6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的GDP一度接近内地的1/4,人均GDP更是达到内地的50倍。97年回归,香港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770亿美元,比北上广深和重庆加在一起的GDP还要多。
今天香港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和房地产,而在几十年前,制造业才是香港的根本。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香港承接了大量来自欧美的制造业,并成为了被封锁下的中国内地与全球经济和金融系统沟通的唯一通道,由此迎来了一波强势崛起。
从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间,香港的GDP以年均近9%的速度增长,跻身亚洲四小龙,风光无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轻工业产品制造基地,出产的纺织品、钟表、玩具等“香港制造”风靡全球,工业产值最高峰时,香港有近一半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的工作。
伴随经济增长,香港也和昔日的欧美国家一样,有转移制造业的需要。
而最大的“接盘侠”就是中国内地市场。
适逢内地改革开放,香港的大量低端制造业向珠三角一带转移,以所谓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方式渗透到了深圳、东莞、佛山等地。与此同时,中国几乎所有的部委和省市都在香港设立了自己的窗口公司来进行对外贸易。
这样一进一出,香港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金融贸易服务等服务行业的转型。到了1988年,香港的人均GDP迈进了1万美元俱乐部,这一时间比内地早了将近30年。
然而随着实体经济的大举撤出,香港的经济被金融和房地产业越捆越紧。
1990年代初期,在金融中心地位确立和低利率政策施行的背景下,香港房价高企。市场的投机行为随即升温,导致房价进一步飙升,整个香港房地产市场充斥着投机风气,资产泡沫化问题加剧。
从1991年到1997年上半年,香港房价增长近4倍。在1997年6月巅峰时期,香港中档住宅的价格高达每平方米8万港元左右,豪宅价格更是达到惊人的每平方米20万港元。
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港币汇率和港股承压暴跌,引发利率上升、信贷萎缩、失业增加等一连串问题,房价亦扭头下行。而按计划建成的房屋打乱了房市供给,加速了房价下滑,众多家庭无力偿还房贷,沦为负资产家庭。
2003年,非典疫情袭来,香港经济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股市、楼市几乎是三级跳般地连年下跌。
2020年,新冠疫情又给了香港当头一棒,它的各个行业,特别是旅游业、贸易等支柱行业所遭到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整个2020年,香港的经济增速是-6.1%,这个数字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下的-5.9%和2009年次贷危机时的-2.5%还要糟糕。
香港转型的众多尝试,要么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要么在实施过程中遭到现实因素的制约,最后都一一落空了。
连番受挫,香港再不复往日的意气风发。
制造业空心化、高科技缺位,只靠金融、地产支撑的香港经济,就像在跛脚行走。
来源:吴晓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