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B站再一次敲響上市鍾聲。
rrh1233月29日消息,哔哩哔哩(簡稱“B站”)正式赴港二次上市,此次發行價爲808港元,今日開盤790港元,開盤市值達3006億港元。
沒有太多懸念,B站破發了。這樣的一幕并不陌生,三年前B站登陸美股後也曾一度跌破發行價。但經曆短期波動後,機構投資者依然看好。正如此前,B站香港公開發售超購逾170倍,爲二次上市中概股最認購倍數最高公司之一。
12年前,B站從一間農民房走出,崛起成爲風靡中國年輕一代的視頻社區,它曾将二次元文化做了最大程度上的普及,随後又不斷破圈。今天敲鍾儀式上,12位B站UP主也一同站上了敲鍾舞台。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表示,視頻化将成爲互聯網内容的主流,“未來将會出現上千萬的UP主,乘着視頻化的浪潮走向全球。”
陳睿曾是B站的天使投資人,2014年從獵豹移動出來全職加入B站,随後擔任B站董事長。而在他們的背後,還站着IDG資本、啓明創投、正心谷資本、君聯資本等VC/PE機構,以及騰訊、阿裏巴巴、索尼等産業巨頭。
B站12年:從一間農民房到二次敲鍾
今天市值3000億港元
B站的故事開始于12年前。
2009年,20歲的徐逸用3天時間搭建了一個名爲Mikufans的網站,即是B站前身。後來,出于個人喜好,徐逸在2010年将這個網站改名哔哩哔哩,正式開始運營。徐逸被視爲“天才少年”,16歲就考上了北京郵電大學。
彼時的B站,誕生在杭州的一間農民房裏,是繼A站後第二家擁有彈幕文化的視頻網站。創業初期舉步維艱,創始人徐逸帶着3個小夥伴,吃住工作都擠在那間農民房。更嚴峻的是,當時網站注冊用戶還不到2萬人,入不敷出,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2011年,一封看似尋常的郵件出現在徐逸的郵箱裏。這封郵件來自一名B站的死忠粉,他叫陳睿,四川成都人,看似普通的他擁有十分耀眼的履曆:雷軍的技術助理、金山毒霸事業部總經理、獵豹移動聯合創始人。
1978年出生的陳睿,比徐逸大了11歲,他的童年記憶就是從一群小朋友擠在一起看漫畫和動畫片開始的。成年後,陳睿進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讀通信工程,并在2001年畢業後加入金山軟件;9年後,他聯合創建了獵豹移動。
期間,陳睿一直對動漫情有獨鍾。從2010年開始,工作高壓籠罩下的陳睿開始浏覽B站,通過看動漫來放松自己。很快,這個真正的“愛好者社區”引起他很大興趣,促使他向徐逸發去了一封郵件。
陳睿自信坦率,上來便開門見山:“我是陳睿,對你們網站很感興趣,能不能見一見?”不久,兩人見了面,他們在徐逸租的農民房中聊到深夜。兩人一拍即合,最後決定陳睿做天使投資人,給B站投了錢,并以顧問方式參與公司組建。
陳睿成爲B站騰飛的起點。2014年,獵豹移動成功赴美上市,功成身退的陳睿放棄了價值上億元的人民币期權,選擇全職加入B站。同年加入的,還有B站現任COO李旎。創業“老炮兒”陳睿出手穩準狠,進行了一些列大刀闊斧的舉措。2014年收購了持有視聽牌照的上海寬娛。同年購買了第一部正版番劇《浦安鐵筋家族》,後來還陸續買下了許多知名番劇的版權,吸引了大量用戶。
循着這條發展路徑,陳睿在不改變B站原先風格的前提下,完成了B站的合規化和商業化。2014年開始,B站已經呈現全面超越A站的态勢。此後,B站不僅僅引入騰訊的投資,促成雙方在遊戲動漫領域深入合作;還牽手阿裏,在up主的粉絲經濟、内容電商領域進行開拓。
2018年3月28日,陳睿與B站UP主一起,走上了納斯達克的敲鍾現場。今天,B站二次敲鍾,開盤市值達到3006億港元。
每月1.8億人活躍在B站
一年進賬120億元,遊戲最賺錢
選擇回港二次上市,B站再次将家底赤裸裸地擺在公衆面前。
招股書顯示,B站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别爲41.29億元、67.78億元和120億元。而2020年的營收同比增長了77%,其中第四季度營收爲38.4億元,同比增長91%。
遊戲、直播和增值服務、廣告、電商四大業務闆塊,是B站的主要營收來源。其中,B站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移動遊戲行業。
陳睿說過,B站不是一家遊戲公司,遊戲隻是B站商業化的一種模式。遊戲堪稱現金牛,确實大力推動了B站的商業化進程。就連B站也在招股書中坦言:若無法推出新遊戲或發布現有遊戲的更新來拓展遊戲用戶群,業務和經營業績将受到重大不利影響。遊戲業務想要有持久的後勁,最要緊的是自研能力,此前B站曾一口氣發布11款遊戲,包括其自研遊戲。
不過,B站的遊戲收入占比正逐年下降: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占比分别是71.1%、53.1%和40%。這也使得廣告數據成爲去年營收的最大亮點:三年來,廣告業務占比持續上漲,并在連續7個季度同比加速增長。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成績還是建立在B站至今“不允許有貼片廣告”的情況之下。
同衆多的互聯網産品一樣,B站依舊處于虧損狀态。對于一款社區産品來說,戰略性虧損已經是行業見怪不怪的現象。
作爲中國年輕一代的标志性視頻品牌,B站的主流用戶一直是互聯網各大視頻巨頭争搶的人群;而作爲一個社區型産品,它所聚焦的年輕一代用戶的日活、月活和未來增長趨勢尤爲重要——用戶流量意味着無限可能,Z+世代用戶的大量增長,是過去幾年間整個資本市場對于B站的最大期待之一。
根據招股書,B站的月活從2018年的8700萬大幅增加到了2019年的1.175億,并進一步增長到2020年的1.858億,依舊保持增長勢頭。此外,2020年單個活躍用戶平均每天花在B站上的時間保持在80分鍾以上。
陳睿對此有更深的期待。财報會上,他定下一個新目标:未來B站用戶範圍更廣泛,擴展到85後到00後,甚至是80後到00後;未來三年内,月活躍用戶人數要做到4億。這意味着增長要翻倍。
如何達到這個目标?在招股書中,B站罕見地提出了“以用戶爲中心的商業化”的消費模型,即以用戶的需求爲原點,用視頻内容創造各式各樣的消費場景,如影視劇綜藝(OGV)紀錄片、直播、PUGV。正如陳睿所說,B站對應的就是年輕人,年輕人喜歡什麽,B站上就有什麽。
IDG君聯正心谷撐腰,VC/PE陣容浮現
他們爲什麽投了B站?
回顧B站的創業曆程,少不了另一群人的身影。據rrh123不完全統計,B站曾獲得了多輪融資,背後陣容包括IDG資本、啓明創投、CMC資本、華興資本、H Capital、正心谷資本、君聯資本等VC/PE機構,以及騰訊、阿裏巴巴、索尼等巨頭。
時間回到2013年,彼時IDG資本内部已經達成一個廣泛共識——關注年輕人創業的趨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IDG資本團隊已經開始注意到很多年輕人經常上B站,而同時期興起的動漫平台讓他們意識到,針對年輕人的新興娛樂平台機會正在崛起。
IDG資本合夥人童晨向rrh123回憶,“當時我們主動出擊,通過搜尋、對比、調研,最終鎖定了B站。這個平台最核心的優勢是比同業有更好的發展勢頭,而且核心人物徐逸和陳睿在工作的配合上堪稱完美,徐逸包容性強,陳睿思考很深。”這裏有一個小插曲:當初,也是在IDG資本的推動下,讓陳睿更順利地加入B站。
就這樣,IDG資本成爲B站最早的投資方之一,并在A輪、A+輪和B輪三次參與。
甘劍平與B站也有很深的淵源。“最初我們就覺得這家公司特别有意思,但對二次元文化并不懂。”甘劍平回憶,當時有一位投資團隊同事每天在B站和别人聊天,了解用戶對産品的看法,後來還找來一些大學生對B站進行測試報告。2014年5月,B站獲得了B輪2000多萬美金融資。
随後,B站在移動互聯網大潮的裹挾下迅猛發展,一躍成爲互聯網圈現象級獨角獸,之後赴美上市。直到現在,甘劍平仍是B站的獨立董事。看不懂,可以說是很多投資人最初對B站的印象。
同樣在2014年,正心谷資本就開始關注B站,在2015年更是與陳睿持續溝通,但考慮到當時B站體量規模尚小,加上與A站之間的淵源還在演化,還有鬥魚等一些衍生出來的公司也在經曆很大變化,團隊直到2015年底,才正式開始積極争取新一輪融資的領投,并在2016年5月最終完成了投資。
這裏有一個細節:當時B站進行C+輪融資隻想要七八千萬美金,但正心谷資本兩位合夥人林利軍和葉春燕一直勸對方“多拿一點錢”,好跟競争對手拉開差距。最後,B站C+輪按投前9億美金融了近2億美元,而不是起初計劃的幾千萬美元,正心谷資本領投了其中的1億美金。
談及一定要拿下B站的原因,葉春燕坦言非常看好二次元領域,“當時我們認爲,如果去投一家動漫公司或者動畫制作公司,享受的隻能是一點點紅利,但若投了B站,那所有的紅利都能拿到。而且形成正向循環的内容平台和社區非常稀缺,是很有壁壘的,會享受很長期的成長。”
君聯資本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三次投資B站。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李家慶表示:“B站符合君聯資本對TMT項目所期待的‘新數據、新人群、新場景、新鏈接方式’等元素,最早投資時的擔憂在于,我們是否投了另一個面向年輕人的‘愛奇藝’?這類項目随着用戶年齡增長,比如邁入結婚生子等更成熟的階段,用戶是否會自然流失?”
但在後續的調研和了解中,君聯資本發現B站不是簡單的“XX複制版”,它的特别之處在于多元——這是一個交織着視頻、遊戲和社區的多元生态體系,它的存在很難套用現存的網站或平台模型。正是這種多元屬性,B站可以跟随用戶成長,接納十幾歲、二十幾歲甚至四十幾歲跨度的人群。
B站背後,騰訊阿裏索尼罕見同框
43歲陳睿走到前台
但最讓人意外的是,B站背後竟然同時出現了騰訊和阿裏的身影,這樣的一幕并不多見。
其實早在B站美股上市之前,騰訊就曾參與了其C輪與D輪融資。上市後,騰訊又對B站進行了多番增持。2018年10月,騰訊通過認購增發新股方式對B站注資3.176億美元,交易完成後,騰訊成爲第二大股東。
随後,阿裏也入局了。2019年2 月 14 日,阿裏巴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報告,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淘寶中國入股B站近 2400 萬股, 持股比例占B站總股本約8%。2020年4月,索尼4億美元戰略投資,B站迎來又一巨頭的入局。
如今,B站背後股東陣容盛大。根據招股書,截至2021年1月31日,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持股14.2%,擁有44.6%的投票權;騰訊持股12.4%,擁有4%的投票權;徐逸持股8%,擁有24.7%投票權,淘寶中國持股6.7%,投票權2.1%。
伴随着B站的崛起,陳睿也從少數人口中的優秀創業者,開始走到前台。外界可能不知道,陳睿是王小川在成都七中96級一班的同桌,也是雷軍的老部下,是獵豹移動的3号人物,現在更是B站的靈魂人物之一。
回過頭來看,正心谷資本合夥人葉春燕将當年陳睿進入B站視爲公司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管理層的成熟度是一家公司能否走得更遠的重要支撐。反觀被收購前的A站,一直存在着管理層變動、股權糾紛等問題,被搞得傷痕累累。
在IDG資本合夥人童晨看來,陳睿的格局很大,對于新事物的敏銳度有很好的把握,同時也是一位極難得的 Teamleader,“他是那個時期少數的幾位少壯派leader——在30幾歲就成長起來,且深愛這個行業。”這正是掌舵者的魅力。
回想2018年的上市酒會上,陳睿拍着徐逸的肩膀說,“我一直很服Bishi(徐逸)。我歲數比他大11歲,我在Bishi那個年齡時,沒有他這種胸懷和氣度,我覺得一個人的能力可能是有限的,但是他的格局和胸懷有可能是無限的。”
言語之中,道出了B站團隊穩定的秘密。這一次,兩人又攜手一起,踏上新的征程。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