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少露面的張文中,悄然化身IPO收割機。
rrh123旗下天天IPO(ID:pedailyIPO)獲悉,物美科技日前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一次,物美超市和麥德龍中國拟打包一起上市。招股書顯示,物美科技2020的營業收入達390億元。
而站在物美科技背後,正是曾經叱咤商界的張文中。他的人生經曆跌宕起伏:20多年前回國創業,創辦了北京最早的一家現代超市——物美超市。不到十年時間,物美超市成爲北方最大的連鎖超市。但随後,張文中含冤入獄,平反後再度出山。
2003年出獄後,張文中開啓了瘋狂擴張模式,其中最轟動的一筆案例是物美集團豪擲120億元收購麥德龍中國。此外,他還二次創業,推出了多點Dmall。不久前,張文中親手打造的這家公司也傳出了IPO消息。這意味着,重出江湖短短數年,張文中即将坐擁兩家上市公司。
出獄後東山再起
59歲張文中有望再次IPO敲鍾
說起張文中,這個名字曾在中國零售行業如雷貫耳。
1962年出生的張文中,是一位典型的理科學霸。1979年,他考入了南開大學數學系;随後,張文中又獲得了南開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并在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系統工程學博士後研究。
回國後,張文中學以緻用,創辦了一家高科技企業做系統集成,并爲國内幾家大型企業開發了不錯的IT項目。當時,張文中開發了一套針對零售企業的MIS系統和POS系統,但很多人并不認可。爲了展示自己開發的系統的使用價值,張文中在1994年創辦了一家名叫物美的創新示範超市。就這樣,張文中常說自己是“機緣巧合”走進了零售業。
沒想到,張文中卻一下子踩中了零售行業風口。當時,物美算是中國最早開始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采購和管理的連鎖零售企業。1995年,剛剛成立一年的物美便實現了1個多億銷售額。從此,物美在零售業一騎絕塵。2003年,物美以物美商業的身份成功登陸香港創業闆,成爲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營零售企業;2004年,物美擁有的各類店鋪已經達到600家,成爲中國北方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
“2006年,是物美發展的最好時期。”招股書如是寫到。然而當物美一路高歌的時候,張文中卻身陷囹圄——2006年12月,張文中因涉嫌行賄、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直至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撤銷原審判決,宣告張文中無罪,冤案平反。
但那幾年,物美的情況直轉急下。這裏有一組數據:2006年,物美商業的銷售規模爲231.2億元,到了2012年銷售規模僅144.5億元;2012—2015年期間,物美商業淨利潤逐漸下降,由6.02億元縮減至2.47億元。2015年,物美商業宣布私有化,從香港退市。
重出江湖後,張文中掌舵的物美開始了瘋狂“買買買”,一口氣掃了韓資超市樂天瑪特21家門店、重慶百貨、新華百貨等。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便是入主麥德龍中國。2018年,麥德龍中國傳出賣身的消息後,多家資本競争收購,既有阿裏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還有蘇甯易購、萬科、永輝超市等行業玩家,以及厚樸投資、高瓴資本、博裕資本等PE巨頭。經過幾輪競購,最終花落物美。
2019年10月,物美集團以約120億元收購麥德龍中國80%股權。談及此番收購,張文中曾解釋:“麥德龍中國有歐洲企業嚴格的質量把控标準,是一個很好的企業,并不是因經營不善要賣出,而完全是一種戰略調整。同時,中國的零售企業規模需要擴大,物美也有收并購的經驗。”
此後,物美二次上市的消息便不胫而走。直至今年3月29日,物美旗下物美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IPO正式浮出水面。這意味着時隔18年,張文中有望再次登上港股敲鍾的舞台。
如何撐起一個IPO?
年入390億,麥德龍貢獻近四成
張文中攜物美科技再次赴港,底氣在哪裏呢?
需要指出,物美科技本次上市範圍包括物美超市業務和去年收購的麥德龍中德合資公司股權。
招股書透露,2018年-2020年,物美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别爲213.78億元人民币、227.47億元、390.64億元;期内利潤分别爲2.26億元、3.94億元、7.26億元。顯然,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後,營收和利潤規模明顯提升。
具體來看,物美2020年度的收入同比增加71.7%,主要由于其在2020年麥德龍中國并入财務,爲其帶來收入144.81億元,占該公司2020年總收入的37.1%。
與物美超市不同,麥德龍中國更多以中高端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爲目标客戶,并主要提供精選超值商品,專注于生鮮食品、自有品牌商品和進口商品,其中,自有品牌和進口商品占銷售額達24%。截至2020年12月,麥德龍中國覆蓋中國60個城市,擁有97家門店。
張文中在招股書公開信中寫到:物美與麥德龍強強結合,使我們具有同時覆蓋大衆消費者與中高端消費者的獨特優勢,成爲中國領先的既有B2B也有B2C業務完整數字化供應鏈的生鮮快消行業領導者。
當然,物美科技的野心不止于此。張文中表示,物美集團的“數字化”是其二次創業,零售企業的未來在于數字化基礎上的規模化經營。“而且,我們已實現以數字化爲基礎的在線線下一體化,2020年以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獲客成本獲得用戶,并向其推送定制化的推薦。”
物美科技數字化轉型的成果直接體現在線上渠道零售流量與收益。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物美科技旗下的多點APP擁有8090萬用戶,用戶的複購率約爲63%,高于同年約40%的行業平均水平。同時,App月活躍用戶約爲1010萬,産生的零售額占物美零售總額的70%以上。
市場潛力是巨大的。“零售企業的未來在于數字化基礎上的規模化經營。沃爾瑪的年銷售額超過5500億美元。而中國最大的實體零售企業年銷售不過在1000億元人民币。”張文中堅信,未來中國必将誕生萬億級收入的流通産業巨頭。
張文中手上又一個IPO有望誕生
背後投資人一路追随
站着張文中背後,還有一路跟随的投資人。物美曾獲得多家機構的支持,背後投資方陣容包括IDG資本、興業銀行、大家保險集團、招商銀行、騰訊控股、光大控股、聯想集團等。
其中,IDG資本通過Robust Continent Limited和Market Guard Limited兩家控股實體分别持股;此外,騰訊也罕見地成爲了張文中的戰友——從架構來看,騰訊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意像架構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持股0.72%。
另外,還有一衆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名單。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興睿和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背後則站着興業銀行;大家保險集團通過Mind Power Investments Limited持股;Easy Joy Ventures Limited背後是招商銀行;Radiant Skill Limited背後是光大控股。
2013年,張文中出獄後發現,零售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商對線下超市賣場造成極大的沖擊。“2014 年,我重新出發,開啓物美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張文中曾回憶。
2015年,張文中帶領物美轉戰線上,主導搭建分布式電商——多點Dmall。這是一家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物美的供應商,構建物美的數字化運營體系,包括數字化的會員管理、商品管理、門店運營等,也擔負着物美的到家業務。
2015年4月,多點Dmall剛剛成立便拿到了IDG資本的天使投資。“我和一些年輕的創業者以及IDG資本創立了‘多點’。”張文中曾如是說。2017年開年,IDG資本追加了A輪投資。
2018年,深投控戰略入股多點Dmall;2020年,多點完成28億元C輪融資,這輪融資集結了超豪華陣容——由興業銀行、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調基金”)聯合領投,騰訊、IDG資本、招銀國際、恒安國際、聯想創投、福田引導基金、天雅資本等跟投。
現在,多點Dmall也傳出IPO消息。不久前,路透社爆出,多點Dmall已聘請美國銀行、高盛和摩根大通爲其籌備美國 IPO,拟籌資逾 5 億美元。一旦成功上市,張文中又将斬獲一家IPO。
回過頭來看,張文中的商業人生悲壯中透着幾分傳奇色彩。正如他所言:“經曆風雨,我依然是個樂觀主義者,是個積極的奮鬥者。心中有春天,人生就充滿陽光。我再次出發。”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