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一家餐飲巨頭卻轟然倒下。
從5月1日10時起,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在淘寶網阿裏拍賣強清平台,對成都譚魚頭公司名下的49個商标專有權進行拍賣,最終被一名買家以1510萬元拿下。至此,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餐飲品牌譚魚頭正式易主。
創始人譚長安難以東山再起。當年,他從成都一家街邊店起家,做到鼎盛時期旗下擁有員工近萬人,譚魚頭資産高達百億,創始人身家高達20億元。但如今,不但公司已經被法院裁定破産清算,就連商标也保不住了。
一家百億巨頭爲何匆匆隕落?對此,譚長安曾反思:“當時太想上市了。”爲此,他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将時間和精力放在IPO上,但經曆了兩次借殼上市受挫和對賭上市失敗後,譚魚頭便一蹶不振,直至去年8月在關閉了最後一家位于大本營成都市的門店。
一位創業者的浮沉
從坐擁百億資産到無奈破産
曾經盛行川渝地區的餐飲帝國匆匆隕落。
5月1日10時至5月2日12時,成都譚魚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在淘寶網阿裏拍賣強清平台,對成都譚魚頭公司名下的49個商标專有權進行拍賣,起拍價爲100萬元。
據悉,此次拍賣的商标包含“譚魚頭”、“譚狀元”、“巴椒漁府”、“譚家壩子”等,其中有6個商标正在續展過程中。對此拍賣方特别提示,在到期前,管理人已向商标局遞交了續展申請書及相關材料,但最終是否能夠續展成功由國家知識産權局商标總局審查後決定,此風險由競買人自行了解并承擔。
即便存在風險,但依然引來了各方買家瘋狂競價,此次拍賣經過169次延時至5月2日12時18分方告結束。最終,A2824買家以1510萬元拿下,較起拍價高出15倍之多。
實際上,這已不是譚魚頭第一次通過拍賣自救。此前在4月8日到4月9日,譚魚頭名下位于成都市某處的30個車位,以450萬元進行拍賣,但最終流标。時隔20天後,降價20%,以360萬元再拍,依然流标。與此同時,譚魚頭名下重慶市某處房屋也進行了拍賣,建面4422.83平方米,起拍價4845.94976萬元,建面每平方米起拍價1.09萬元,同樣流标。
誰能想到,如此落魄的譚魚頭,曾是一家紅遍大江南北的餐飲巨鳄。
時間回到1996年,剛從部隊轉業回來的譚長安,與當時很多人的選擇一樣,不安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決心下海經商創業。于是,拿着5000元轉業安置費,譚長安在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小巷子裏開起第一家譚魚頭火鍋店。
憑借獨特的口味和幹淨衛生的透明廚房,譚魚頭一經成立,便得到了食客們的喜愛。其第一家店的二十多張桌子天天爆滿,更有甚者還專門排隊炒賣譚魚頭号票,一張排号票能炒到30元。
此後,譚長安開始加速譚魚頭的擴張之路。僅用了不到3年時間,譚魚頭在全國58個城市開了90家連鎖店,到了2000年營業額更是突破了3億元。最火爆之時,譚長安一天要趕赴4個地方爲譚魚頭新店剪彩。
2002年,譚魚頭擴展海外市場,成爲第一個進入中國台灣市場的内地火鍋品牌;同年年底其營收突破5億元。譚長安的身家也随着譚魚頭的迅猛發展而水漲船高,2007年發布的《胡潤餐飲富豪榜》,他以20億身家名列其中。
經過十餘年的時間,2009年的譚魚頭已從一家街邊小店,發展成爲擁有員工8000餘人,資産近百億的餐飲巨頭。正處鼎盛時期的譚魚頭,開啓了上市之路,但這恰恰成爲其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譚魚頭爲何隕落?
跟風投對賭失敗,“當時太想上市了”
談及譚魚頭之死,譚長安曾反思:“當時太想上市了。”
早在2001年,譚長安就在中國香港成立了香港譚魚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并在2003年開了香港第一家譚魚頭分店。而譚長安布局香港的原因,便是爲了譚魚頭日後上市鋪路,“我們在香港開公司以後,都是按上市的規則來做的。”
2009年,譚長安第一次看到了上市的機會。彼時,香港福記食品因公司内部資金及人員等問題,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申請。譚長安認爲,可以借此機會讓譚魚頭借殼上市。但可惜的是“狼多肉少”,包括真功夫、俏江南在内的買家紛至沓來,最終福記食品被具有國資背景的安徽創投以6.58億港元的價格拿下。
盡管第一次上市之路铩羽而歸,但譚長安并未放棄。兩年之後,他準備以2億多港元拿下維奧集團,繼續借殼上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次又在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中國鈾業發展公司出價9.84億港元将維奧集團收入囊中,譚魚頭借殼上市的計劃也因此再度落空。
經曆了兩次失敗的借殼上市,不甘心的譚長安決定讓譚魚頭自主IPO。爲此,他付出了令自己後悔不已的巨大代價。
據譚長安接受紅星資本局采訪回憶,當時他跟香港的一家風投公司簽訂了一份對賭協議,對方出資金額2000萬美元,而譚魚頭則需花3年的時間達到盈利目标,将公司做到上市。
按照2000萬美元的規模,譚長安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裝修、開店,同時也進行了一些對其他火鍋公司的股權投資。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風投公司的2000萬美元并未全部到賬,實際隻将前期的500萬美元給到了譚長安。
這1500萬美元的窟窿,成爲譚魚頭倒下的導火索。爲了填補虧空,譚長安不得不四處籌措資金,但随之而來的債務糾紛讓其陷入泥沼之中無法自拔。2013年,一家小貸公司将譚魚頭投資公司和譚長安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償還借款本金1500萬元及利息220餘萬元。盡管譚長安一再解釋,其隻是幫弟弟貸款做了擔保,但依然無濟于事。
與此同時,由于擴張速度過快,譚魚頭後期對加盟店管控不力,頻發食品安全事故,給發展也埋下了不利因素。如此一來,譚魚頭注定對賭失敗,IPO計劃自然不了了之。譚長安也無心管轄企業,從2014年開始長居香港。譚魚頭面臨的困境則遠未結束,因爲資不抵債,喪失經營能力,債權人2016年申請譚魚頭破産,最終被法院裁定破産清算。2020年8月,譚魚頭更是關閉了最後一家位于大本營成都市的門店。
從資産近百億到拍賣商标,譚魚頭經曆了極速墜落的12年。對于譚魚頭最終落得這般命運,譚長安似乎也認了,其坦言:“命中注定不能上市,就不該強求。”
創始人成爲老賴
曾身家20億,如今身無分文
提起譚魚頭,就繞不過創始人譚長安。
從白手起家,到管理8000多員工,再到對賭上市失敗,直至譚魚頭破産清算拍賣商标,譚長安可謂是從大風大浪中一路走來。曾經,“每天一覺睡醒,賬上就會多出幾百萬元”,如今他卻也成爲了一個“老賴”,最窘迫時包裏沒有一塊錢。
天眼查顯示,譚長安因沒有可執行财産,已有5起案件被暫時中止執行,而這5起案件的涉及金額超3100萬元,未履行比例爲100%。不僅如此,譚長安也被多次限制消費,先後10餘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最近一次記錄是在2020年6月,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岷江支行申請,而譚長安的欠款金額僅不到5萬元,這對于一個曾經身家20億元的富豪而言,實在是令人唏噓。
對賭失敗,被視爲譚魚頭倒下的導火線。但事實上,對賭在商場并不罕見,對賭失敗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最近華誼兄弟2020年年報也揭露了一筆對賭:2015年耗資10.5億收購的馮小剛的公司—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僅實現淨利潤 552.38 萬元,低于業績承諾1.749億元。根據對賭協議,馮小剛需要賠付業績補償款約1.68億元。加上此前一輪的對賭,馮小剛共需要賠付約2.35億元。
除去譚魚頭對賭失敗,有媒體認爲,譚長安賭博成性是譚魚頭迅速隕落的直接原因。據南方周末報道,譚長安曾出現在現已關閉的澳門追債網站“美好世界”上,被追讨2000萬元賭資。對于這一說法,譚長安既承認也否認:“賭确實賭過,這個我沒法兒避開。但并不是像傳的那樣,賭得身家全無。”
如今譚魚頭商标被拍賣,譚長安也無可奈何。他曾想過未來再将商标收回,但卻又在拍賣成功後改變了這一想法。他還在賭,賭拿到商标的買家不會取得什麽太大的成功。“配方還在我手裏。沒有譚長安,拿到譚魚頭的商标也等于零。”譚長安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此說道。
如今,譚長安開啓了二次創業之路。天眼查顯示,成立于2020年10月的成都譚滋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均爲譚長安。股東方面,李濟持股95%爲最終受益人,李文華持股5%。
譚長安的個人抖音号也在爲這家新品牌造勢,最新的幾條内容,基本都是與譚滋魚火鍋相關。據大衆點評APP顯示,譚滋魚主打菜品依然是魚頭火鍋,其門店裝修風格也與譚魚頭相似。門店招牌上有明顯标記的“譚魚頭”、店内牆面也挂滿了譚長安與諸多名人的合影照片。
對于自己的新身份,譚長安表示實際上隻是擔任顧問一職,“我隻抓味道,發展、招人、決策我都不管。”譚滋魚的投資人在接受紅星資本局采訪時同樣表示,他看重的是譚長安的人脈和經驗,主要起站台的作用。經曆了三十年的大風大浪,這位昔日餐飲大亨的境況令人唏噓不已。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