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參議院一委員會批準逾1,100億美元法案,應對中國競争壓力
美國參議院一個委員會投票通過一項折中議案,授權在五年内投入超過1,100億美元用于基礎和先進技術研究,以應對來自中國越來越大的競争壓力。
這項議案現在将提交給參議院全體議員進行表決。
這項被稱爲《無盡前沿法案》的議案,将在五年内授權其中的大部分資金即1,000億美元,用于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性和先進研究、商業化、教育及培訓計劃,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先進通信、生物技術和先進能源等領域。
2.美國Colonial開始重啓油管網絡拒向黑客低頭
Colonial Pipeline表示已開始重啓國内最大的輸油管道網絡。六天前該公司被勒索軟件攻擊導緻管線關閉,引發燃料短缺,美國東南部還出現恐慌性搶購。
Colonial說,人們在加油站搶購導緻加油站汽油耗盡,但燃油輸送供應鏈還需要數日時間才能夠回歸正常。觀察人士報告稱,北卡羅萊納州及其他地方已經有人們因争搶燃料而大打出手。
消息人士說,該公司并不打算向黑客支付贖金。
3.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創近12年最大升幅,對通脹長期上升的擔憂加劇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前月跳升0.8%,錄得近12年來最大升幅,因經濟重啓推動需求旺盛,而供給受限,這可能加劇金融市場對通脹将長期上升的擔憂。
美國勞工部的報告還顯示,CPI較上年同期上升4.2%,這是自2008年9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美股因此延續跌勢。
美聯儲副主席:就業和通脹數據出現嚴重預測誤差,但不會緻聯儲改變計劃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裏達表示,4月就業增長疲軟和通脹走強的雙重意外并未影響美聯儲的計劃,他并稱距離美國經濟愈合到足以讓美聯儲考慮撤回危機時期支持政策還有“一段時間”。
克拉裏達稱,盡管今年整體産出複蘇料将“加快步伐”,但“勞動力市場的短期前景似乎比經濟活動的前景更加不确定。”
4.中國警惕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貨币政策如何與其它政策配合費思量
持續上漲的大宗商品價格不僅助推中國4月PPI增速躍升至三年半高位,亦引起中國高層的關注。
周三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确提出,要有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加強貨币政策與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隻是貨币政策如何與其它政策配合頗費思量。
爲加大對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企業的金融支持,會議确定引導銀行企業與金融機構用好應急貸款政策,加強對文旅、線下零售、住宿等行業定向金融服務。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