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直接關乎市民身體健康和經濟穩定,所以綠色環保、重大自然災害的應對都是古往今來各國要面對和處理重大問題,一國環境受到破壞會使一國的經濟受到影響,例如日本的海嘯地震等等。
【關鍵點】
根據Verisk Maplecroft的最新報告,亞洲城市面臨着環境問題的最大風險,這些環境問題包括污染,極端高溫,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
在風險最大的100個城市中,有99個在亞洲,其中中國有37個,印度有43個。
該報告發現,全球有414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00萬的每個城市都容易受到環境問題的影響,它們有14億人口。
【印度尼西亞】
報告稱,由于嚴重的空氣污染,印尼首都雅加達被評爲全球最危險的城市。它還面臨着洪水和地震活動的長期威脅。
這座擁有約1000萬人的城市也交通繁忙,而且容易發生洪水泛濫,因爲據報道它是世界上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2019年,總統約科·維多多(Joko Widodo)透露了将印尼首都從爪哇島上的雅加達遷至婆羅洲島的計劃。但是,由于Covid-19大流行的爆發,該項目被暫停了。
【印度】
該報告稱,印度的城市城市,如德裏,金奈,齋浦爾,勒克瑙,班加羅爾和金融中心孟買,是風險最高的前30個城市之一。
近年來,印度首都新德裏因空氣質量如此危險而成爲頭條新聞,以緻官員被迫宣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并關閉學校。
南亞最大的國家面臨着空氣和水污染的雙重挑戰。該報告指出,有毒空氣在2019年導緻印度幾乎五分之一的死亡,并造成36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水污染導緻該國每年的醫療保健費用近90億美元,并導緻每年40萬人死亡。
【東亞】
報告稱,東亞城市遭受自然災害的風險更大。在中國,廣州和東莞容易發生洪災。中國的深圳以及日本的東京和大阪都面臨着地震和台風等威脅。
在中國污染也是一個大問題。該報告指出,在居住在極度污染風險城市中的3.36億人中,中國和印度的人口多達2.86億。
【非洲】
氣候變化正在加劇環境風險,非洲大陸最脆弱。該報告稱,那裏的城市處于氣候極端狀态,并且裝備最差的設施來減輕物理影響。
Verisk Maplecroft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負責人威爾·尼科爾斯(Will Nichols)在報告中說:“對許多城市來說,最大的危險是氣候變化将如何增加與天氣有關的風險。 高溫,極端事件(如暴風雨,幹旱和洪水)的嚴重性和頻率不斷提高,将改變全球許多城市的生活質量和經濟增長前景。”
上個月,巴西,加拿大和日本等國家的領導人承諾在總統拜登(Joe Biden)主持的氣候峰會期間遏制國内溫室氣體排放并應對氣候變化。就美國而言,它已承諾到2030年将排放量至少減少50%。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