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星期四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该议案虽然决定不了中欧投资协定的最终命运,但它意味着欧洲议会将停止相关审议,这是该协定走向生效需要经过的中间一环。
欧洲议会同时打击了那些企业的期望和抱负,他们做出中国单方面急于通过该协定、他们可以把冻结该协定作为惩罚中国的武器的强势姿态,这是虚妄的自嗨,是对欧洲舆论的误导欺骗。
针对欧洲议会全会通过有关中欧投资协定的决议,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5月20日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不是谁对谁的恩赐。
中方实施反制措施,是对欧盟搞单边制裁对抗做出的正当回应。当天,欧洲议会全会通过决议称,在中方解除对欧洲议会议员等实施的反制裁前,将“冻结”关于批准中欧投资协定的有关讨论。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表示,中方始终抱有诚意促进双方合作,希望欧方与我们相向而行。
中国和欧盟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欧盟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并于2020年成为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这意味着中欧贸易额首次超过了欧美贸易额。
但是贸易并不能反映中欧经济关系的全部情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直接投资协调调查,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欧洲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2540亿美元。
然而,这一数字可能低估了欧洲在中国投资的真实价值,特别是因为欧盟子公司的总销售额已经高于欧盟对中国的出口额。多年来,欧盟子公司的销售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增长,差距进一步扩大。
欧盟制造商已在中国投资了广泛的行业。毫无疑问,汽车行业是他们的首选行业。即便如此,汽车业仍仅占中国制造业中欧盟子公司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欧盟制造商在中国的化学和机械行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每个行业的年营业额均接近300亿欧元(362.4亿美元)。电子,金属和食品/饮料行业的销售额均超过了100亿欧元。
到2010年,中国对欧盟的投资相对较小,但此后迅速增加。中国在欧盟的制造子公司的销售额从2010年的80亿欧元增加到2017年的540亿欧元。
同样,中国服务企业在欧盟的子公司的销售额也从2010年的10亿欧元增加到2017年的180亿欧元这种快速增长可以归因于许多中国公司通过并购在欧盟的扩张。
此次中欧投资贸易协定的冻结,对于新能源板块、汽车行业、制造业有一定的利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