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行动”计划实施至今,西安新增17家境内外上市企业,新增数量比前八年总和还要多。更值得一提的是,仅去年一年,西安新增境内上市和精选层挂牌企业数量就为10家,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在资本市场上,“西安军团”的登场速度逐渐加快。
从初创到上市,企业除具备硬核实力外,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金融资本的助力。值此2021全球创投峰会召开之际,rrh123-西安创业记者走进“西安军团”,与负责人一起回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历程。
本期企业——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火箭”),2020年9月25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依托航天国家队技术力量
拓展民用领域市场
中天火箭成立于2002年,由航天四院四十一所设立,主要从事小型固体火箭技术拓展和延伸应用。
这是一家典型的军民结合型创新企业,中天火箭总经理李健向记者介绍,“公司的成立实际上是响应国家‘军转民’的号召,把大量的航天科技技术运用到民用领域。随着公司民品业务在市场上拥有了较高的市占率后,我们又逐渐涉及军品业务,也叫‘民参军’。”
中天火箭以固体火箭总体设计技术为依托,在民用领域研发了增雨防雹火箭,在军用领域研发了探空火箭和小型制导火箭,同时,还开发了炭/炭热场材料、智能计重系统、测控类系统等多板块业务。
在中天火箭民品业务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多年来在国内稳居行业第一,这源于其增雨防雹火箭产品。李健介绍道,中天火箭是我国最早进行民用增雨防雹火箭研制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增雨防雹火箭研制行业标准的起草者。其WR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产品多次用于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杭州G20峰会等国际或国家级大型重要活动的天气保障工作。
在航天制造国家战略下,中天火箭应用领域应用不断拓展。李健说:“公司利用小型固体火箭技术优势,在无人机增雨作业播撒系统、森林灭火服务、低熔点轻金属冶炼用内加热器产品、非现场执法智慧站点等业务领域均有拓展。”
2020年营收8.63亿
连续5年平稳上涨
随着业务不断拓展,中天火箭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持续上涨。
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中天火箭的营收分别为3.87亿元、5.31亿元、6.68亿元和3.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39.33万元、6184.80万元、7797.11万元和5006.18万元。
3月4日,中天火箭发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8.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54%。其中,增雨防雹火箭及配套装备营业收入为2.5亿元,营收占比为29%。
从股权架构图来看,中天火箭的控股股东航天四院,直接持有公司股份50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3.54%;四十三所和四十四所为航天四院直属事业单位,分别持有公司4.62%和9.52%的股权;航天投资及其参股的国华基金分别持有19.86%和7.38%的股权;陕航集团持有3.08%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航天科技集团。
除了国资背景外,投资机构对中天火箭也格外青睐,新天塬投资、鸢辉投资、进步投资分别持有公司6.23%、4.43%、1.34%的股权。
1000万上市奖励
助推更多企业鱼跃龙门
2018年,中天火箭接受上市辅导,李健说,“这个过程中,需要取得上级政府部门出具的守法证明、客户供应商的说明材料及大量的其他鉴证材料,这些材料的顺利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属地证监局、行业上级主管单位的帮助。在完成股改、辅导备案、辅导验收、IPO报会、挂牌上市等阶段先后获得西安市及高新区兑现的上市相关政策一千万,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西安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对企业上市工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先后出台《西安市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龙门行动”计划》《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发展规划》《西安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等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抢抓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改革等机遇,构建与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对接合作机制,全面提升本地企业国内外资本市场利用水平,着力打造上市挂牌的“西安军团”,并购重组的“西安高地”,资本市场的“西安板块”。
作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硬科技”策源地,西安高新区历来重视科技与金融互乘放大发展。
为鼓励培育区域内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西安高新区除出台相关政策外,设立了“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根据企业经营指标、上市进度、引进融资情况、科研情况、企业估值等维度,将企业划分为“精选层”、“优质层”、“培育层”三个梯度进行培育和管理,实现精细化培育和服务,并通过制定“五专”政策,加快推进“硬科技”企业的上市步伐。
中天火箭的成功上市进一步加快了“西安高新系”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高新区硬科技企业与金融“互乘放大”效应正在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