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終于要上市了,但上市地選擇的并不是去年很多人猜想的港股,而是美國紐交所。滴滴真的是不容易,在熬了這麽多年之後,終于可以上市融資了。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今天淩晨時分,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遞交了 IPO 申請,拟于紐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碼爲「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華興資本擔任承銷商。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稱,滴滴認爲在紐交所 IPO 的優勢在于上市節奏會更可預測,而且在第二季度市場資本會更加充裕。
鑒于其估值目标,滴滴認爲 SPAC 的上市選項較不可行。也有接近滴滴的相關人士表示,滴滴或會在美國完成 IPO 之後,再在香港二次上市。
在滴滴遞交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數據,包括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前 12 個月裏,滴滴全球活躍用戶數據爲 4.93 億,全球年活躍司機數量爲 1500 萬。其中滴滴在中國擁有 3.77 億年活躍用戶和 1300 萬年活躍司機。
在 2021 Q1,滴滴中國擁有 1.56 億月活用戶,中國出行業務日均交易量爲 2500 萬次。全球日均交易量爲 4100 萬單,全平台總交易額爲 3410 億元人民币。目前,滴滴在全球 15 個國家與地區的 4000 多個城市開展業務。
在 IPO 前,滴滴創始人成爲持股 7%,滴滴聯合創始人、總裁柳青持股 1.7%.根據中概股常規的同股不同權的安排,程維柳青合計擁有超過 48% 的投票權,包括程維柳青在内的滴滴管理層擁有超過 50% 的投票權。
對于此次募資的用途,滴滴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将約 30% 于擴大中國以外國際市場的業務;約 30% 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在内的技術能力;約 20% 用于推出新産品和拓展現有産品品類以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剩餘部分可能用于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的戰略投資等。
1、滴滴的月活躍用戶數、訂單數均超過Uber.
根據招股書,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裏,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爲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其中,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中國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國出行擁有1.56億月活用戶。
而與此同時,Uber第一季度的月活躍消費者大約是9800萬,也就是說,滴滴的用戶數大約是Uber的1.6倍。
2、滴滴的收入增長也是不錯的,收入規模大約是Uber的兩倍。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收入分别是:1,353 億元、人民币 1,548 億元和人民币 1,417 億元(216 億美元)。盡管2020年滴滴收入出現了下降,但這主要是因爲新冠疫情對中國乃至全球的影響。由于中國疫情控制得力,滴滴的收入下降情況要好于Uber--2020年滴滴收入下降約6.5%,低于Uber下降的14.6%.
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滴滴的收入開始大幅反彈。今年第一季度,滴滴的收入爲422億人民币,超過去年同期的兩倍。與Uber相比,滴滴的收入也是Uber的2.2倍。
3、滴滴的收入構成中,中國出行業務占大頭,已實現盈利。
根據招股書,滴滴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中國出行業務(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和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電單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
其中,中國出行業務在收入中的占比雖然近年有所下降,但依然貢獻了93%的收入。
4、滴滴依然還在虧損,但仍不遺餘力地在投資新業務。
根據招股書,滴滴調整後 EBITA(非 GAAP)爲虧損 86 億元人民币、28 億元人民币和 84 億元人民币,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止三個月虧損 55 億元人民币(8 億美元)。
不過,因爲中國出行業務的盈利狀況改善,滴滴的虧損應當主要因爲是對新業務以及研發等投入。
5、滴滴管理層依然牢牢掌控公司。
盡管滴滴經過多輪融資及股權稀釋,但其管理團隊依然掌控着滴滴。
總體感覺是,滴滴的業務發展還是蠻快的,牢牢掌握了在中國共享出行領域的領導地位,雖然面臨虧損,但考慮到其在新業務特别是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巨大投入,相信滴滴的未來還是可期的。同時,滴滴在美國上市,也可以對标Uber,目前,已經用戶數字、收入等指标均超過Uber,在疫情中的恢複也更快。當然啦,至于滴滴能否估值更高,超過千億美元,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綜上所述,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滴滴的用戶數字、收入都還是要遠高于Uber的,同時,滴滴也在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領域有所布局。所以滴滴在未來的發展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