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
今天的話題是:2021年下半年美元走勢展望。
2021年下半年,美元指數存在階段性反彈機會,但上行幅度有邊界。
首先,美元指數有望反彈超過93點這一前期高點。這主要基于以下三點理由:
1)下半年美聯儲讨論和實施Taper可能抑制看空美元情緒
曆史上,美聯儲貨币政策邁向正常化的過程,通常伴随美元反彈。美聯儲前兩輪QE正式中止前,由于市場提前形成貨币政策轉向的預期,美元指數提前反彈。
2014年後,美聯儲通過削減QE、加息、縮表等手段,回收美元流動性,鎖住美元價值,美元指數在2014年下半年開始快速走高,從80點附近重回90-100點區間。
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後,美元快速反彈,因爲多個看空美元的理由,均出現了預期層面的修正。
第一,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樂觀,最新經濟預測大幅上調了美國2021年實際GDP增速預測至7.0%,且維持4.5%的失業率預測。
第二,美聯儲堅持“通脹暫時論”,加上轉“鷹”的态度,這暫時壓低了市場的通脹預期,如美國10年期TIPS國債隐含通脹預期,在6月15-17日期間大幅回落11個基點至2.27%,爲近三個月以來最低值。
第三,美聯儲點陣圖顯示委員們預計的加息節點提前,加上美聯儲上調超額準備金和隔夜逆回購利率各5bp,其效果“立竿見影”(17-18日單日逆回購規模均突破7000億美元),美聯儲讨論和實施Taper的決心、以及回收流動性的能力進一步得以彰顯。
2)下半年美國經濟基本面能夠對美元提供較強支撐
2021年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程度将爲曆史較高水平。IMF在4月7日更新預測顯示,2021年美國經濟增速相對于全球經濟增速的領先幅度由上一次預測的0.09個百分點上調至0.36個百分點,2022年這一數字由-2.07上修至-0.90。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IMF預測尚未考慮到亞洲疫情4月以後的反撲對非美經濟帶來的拖累,意味着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程度在今年可能會進一步凸顯。美歐經濟方面,歐央行與美聯儲資産規模差距正在縮窄。歐洲央行6月議息決議偏鴿,并承諾6-9月将加快PEPP購債速度,而美聯儲擴表節奏不變、Taper時點大概率早于歐央行。
3)美歐經濟預期差有可能再現反轉
當前市場對歐洲經濟的樂觀情緒較滿。但不能排除未來歐洲經濟實際走勢不及預期,繼而美歐經濟預期差邊際反轉的可能性。以美歐新冠疫苗接種爲例,今年4月下旬以來,歐洲單日接種疫苗數超過美國并持續提速。然而,随着接種比例不斷上升,剩餘人群的接種意願可能降低,歐洲疫苗接種也可能到達“瓶頸期”。
美國疫苗接種速度出現下降,是在每百人接種數達到60之後。歐洲截至6月下旬每百人接種數在70左右,近期接種速度亦出現築頂現象,預計未來幾個月歐盟接種速度可能下降。于此同時,美國疫苗接種在政府大力鼓勵下可能回升,繼而美歐經濟預期差有可能邊際反轉。
其次,今年下半年美元反彈的節奏和強度有邊界。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後的當周,美元的直線躍升略超預期,其中主要由于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前帶來的市場恐慌情緒,類似的急漲可能難以持續。對照來看,今年下半年美元回升的節奏和強度可能更加類似于QE1和QE2時期,而不是2014年的猛漲(以及随後2015年的繼續高位上揚)。
因此,今年下半年美元指數“觸摸”2015年均值(96)的概率不高。這主要基于以下三點考慮:
一是,美聯儲回收流動性的難度比前三輪QE更大。美聯儲在新冠疫情後的QE力度遠超前三輪,全球金融危機後QE1-3期間美聯儲總資産規模擴大約2.5萬億美元,而本輪QE後美聯儲已擴表達4萬億美元。
二是,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的程度和持續時間有邊界。2014年美元飙升的背景是,歐洲經濟持續低迷,而美國經濟向好。歐洲當時深陷歐債危機,貨币政策維持寬松,市場不認爲短時間内歐洲經濟能很快轉好,歐洲央行能收緊政策,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的政策方向是相反的。但今年下半年及未來,美歐經濟走勢是同向的(均走向複蘇而非分化),美歐央行政策寬松程度的分化是有限、暫時的,這與2014年時的情形截然不同。
三是,美聯儲對市場的預期引導一定程度上淡化恐慌情緒。美聯儲吸取2013年“緊縮恐慌”(Taper Tantrum)經驗,十分注重政策的“不急轉彎”。雖然6月議息會議後,美元指數較快走高,但往後看,由于美聯儲已經爲即将開始讨論和實施Taper定調,目前市場預計美聯儲在今年3季度正式讨論Taper,并于今年年底或2022年初正式實施Taper。未來美聯儲行動與市場的預期差不會太大,美元即便反彈走勢也将更加溫和。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