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提振受疫情重創的經濟,各國政府争相增加開支,也讓全球政府債務規模創下二戰以來最高紀錄,并超越全球年度經濟産值。
盡管根據最新經濟思維顯示,政府大舉借債,有助刺激全球經濟成長,不過經濟學家警告,一旦該理論證實有誤,債務高築的各國政府最後隻能藉由升息、調高稅率或甚至是倒債方式來解決。
一方面全球政府正面臨钜額債務,但另一方面市場并不引以爲憂,這兩種情況并存是前所未有。例如美國預算赤字将連續第二年達到3兆美元。雖然如此,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卻僅在1.33%低點。
日本央行債務也将超過1,000兆日圓,約等於10兆美元。即使公共債務總額已是國内生産毛額(GDP)的250%,日本政府每年支付的利息,卻不超過1980年代中期,當時公共債務約爲GDP的三分之二。即使是部分開發中國家,像是印度,也不斷提高政府借債金額,但市場卻不因此而感到擔憂。
過去曾在S&P Global信貸評級機構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目前是哈佛甘乃迪學院資深研究員的席爾德(Paul Sheard)認爲,世界正在改變,知識框架也不斷演化,讓債務已成爲微不足道的問題。
想了解更多财經資訊,可關注rrh123财經導航的最新資訊報道哦。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