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軒千
自6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呈現區間波動,人民币兌美元彙率卻快速貶值。8月1日,人民币兌美元中間價報6.8293,爲去年5月31日以來新低。人民币這波貶值原因何在?面對貶值,是否有政策底線?在貨币政策身負穩定經濟增長等多重目标的情況下,若要穩彙率,央行會采用什麽方法?
近期貶值是市場行爲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對《上海金融報》記者指出,近期,美元指數雖不是人民币貶值的主因,但仍是風險源頭,人民币存在“補跌”需求。
“二季度以來,人民币進入貶值階段,從4月初至6月14日是小幅貶值,美元指數從90.0335升至94.9264,升值超過5.4%,但人民币僅貶值1.8%,貶幅遠低于阿根廷比索、土耳其裏拉等貨币,CFETS人民币彙率指數甚至不降反升,存在"補跌"需求。6月15日以來,雖然美元指數呈現區間波動,但人民币彙率貶值逐漸加速。”王有鑫表示,“因此,雖然此階段美元指數并非人民币貶值的主因,但風險源頭在于美元指數的快速反彈,疊加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美聯儲加息提速,外部風險不斷累積,并傳導至國内,加劇國内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壓力,而經濟基本面變化必然要求彙率作出反應,人民币彙率下調也就在情理之中。”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爲《上海金融報》記者分析,“近期人民币彙率連續下行,主要緣于幾項因素疊加。首先,7月10日美國在"關稅行動"中繼續加碼,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對市場情緒形成沖擊。其次,近日國内貨币政策向偏松方向微調,帶動人民币彙率在美元震蕩過程中出現較快下跌态勢。最後,人民币彙率下行也反映了年初以來中美利差持續收窄的滞後傳導效應。數據顯示,2016年下半年以後,中美利差與人民币彙率走勢關聯度明顯上升,但存在3至4個月滞後期。”
王有鑫和王青都強調,當前人民币貶值主要受市場力量驅動,并非應對貿易摩擦的結果。王青指出:“各項數據均顯示,央行并未采取幹預行動,也未推動貶值過程。事實上,通過貶值促進出口,既不能有效應對美國加征關稅措施,還可能引發其他經濟體反彈,反而不利于在當前局面下穩定我國外貿環境。更重要的是,人民币持續大幅貶值甚至可能引發市場恐慌、資本外流等問題,這與我國當前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核心政策目标不相容。”
王有鑫表示:“彙率貶值客觀上會起到促進出口、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國加征關稅對我出口産品價格的影響。但這是彙率作爲國際收支調節工具和"穩定器"的作用,是彙率市場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非主動應對貿易摩擦的結果。因果關系不應混淆。”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鍾越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人民币兌美元自4月以來貶值的主要原因還是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美元升值,導緻非美貨币紛紛下跌。
“破7”可能性不大
8月2日,人民币兌美元中間價調升至6.7942,結束4日連貶,但并不足以改變人民币兌美元短期内仍傾向于貶值的趨勢。市場上對人民币是否會跌破“8.11彙改”後的最低點6.96附近,甚至跌破7.0關口的擔憂情緒有所加重。
“考慮到三季度美聯儲還将大概率加息,特朗普正考慮将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産品關稅從10%提高到25%,甚至有可能對全部5000多億美元出口産品征稅,因此,預計三季度人民币還将趨貶。”王有鑫表示,“目前看,"7"可能是政策底線,一方面,市場對這個點位比較敏感,如果跌破了,會引發情緒急劇惡化。另一方面,在2017年初貶值壓力較大時,彙率就未破7。因此,"7"這個點位很重要。”
鍾越也表示,“7”是比較關鍵的點位,在這個位置附近有很多賣盤,要突破可能性不大,因爲“一方面,美聯儲加息已很大程度上被市場消化;另一方面,非美國家也将結束寬松政策周期,利率差将會減小,美元繼續上漲空間并不大。”
“展望下半年,美元指數在美國經濟基本面和美聯儲加息縮表支撐下,有望進入95至100的強勢區間――近日特朗普的口頭幹預難以再現2017年初的效果。此外,中美貿易摩擦變數仍很大,市場情緒還存在大幅波動的可能。這兩項因素在下半年均會繼續對人民币形成一定壓力。”王青指出,“但市場終将逐步意識到,國内貨币政策仍保持在穩健軌道,并未轉向全面寬松,中美利差已于近期趨穩。此外,下半年國内經濟基本面有望保持穩健,嚴監管背景下金融風險整體趨緩,均會對人民币走勢形成内在支撐。由此,我們認爲一旦人民币跌至波動區間下沿,即7.0左右,或将出現企穩甚至反彈走勢。”
王有鑫預計,下半年人民币兌美元彙率會“先跌後穩”,走出“V”型反彈走勢;三季度會接近7,但不會破7,四季度會回升至6.8左右。人民币的支撐因素有幾方面,“一是美元指數在四季度會出現回調。美國中期選舉臨近,政黨博弈會沖擊特朗普民意支持率,将抑制美元走勢;加征關稅對美國國際收支的負面影響也将顯現;歐元區貨币政策緊縮預期在年底将升溫,加息讨論将随即擺上議程,歐元在年底有望反彈,将限制美元指數繼續上漲。二是我國跨境資本流動依然保持穩定。本輪人民币貶值與上一輪最大的不同,是跨境資本并未出現大規模外流,這也是央行選擇按兵不動的重要原因和底氣所在。而且貿易摩擦下,過去資本外流的主要目的地美國對中國資本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驟降90%。因此,穩定的跨境資本流動将确保人民币彙率最終實現穩定。三是人民币"補跌"需求已極大程度釋放,而且央行有充足的經驗和工具應對貶值。”
王青強調:“據測算,當前CFETS人民币彙率指數位于95左右,即人民币兌美元彙率爲6.7左右,人民币處于均衡合理水平。以此爲基礎,人民币在上下5%的區間内漲跌,即人民币兌美元彙率運行于6.36至7.02區間,均屬在合理範圍内的雙向波動。換言之,當前人民币波動尚未顯著脫離基本面。”鍾越也表示:“美元兌人民币在6.2至7.0之間的波動,都是在2015年彙改後的合理震蕩區間。”
中美利差穩定有助穩彙率“彙率與利率具有同一性,在不提倡直接動用外彙儲備幹預外彙市場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更加市場化的利率調彙率手段來穩定彙率。”王有鑫指出,“其實,在上一輪人民币貶值周期,離岸市場上對這一手段用得比較多。比如2016年初和2017年初,通過抽取離岸市場人民币流動性,擡高Hibor拆借利率,來提高做空人民币的成本。但這種舉措短期有效,長期會提高離岸市場融資成本,阻礙人民币國際化發展。因此,更應該在在岸市場用利率調彙率。”
王青表示:“從彙率決定的角度來看,中美利差保持穩定,将有利于穩住人民币彙率。因此,盡管當前我國貨币政策向中性偏松方向微調,流動性管理目标轉爲"合理充裕",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我國利率下行有底。”王青指出:“下半年,如果人民币在市場情緒波動沖擊下持續大幅"破7",不排除央行重新啓用逆周期因子的可能,但這并非穩定彙率的主要工具。通過充分溝通緩解市場情緒波動,保持中美利差處于适度區間,持續降低國内金融風險,增強宏觀經濟增長韌性,将是穩定人民币彙率的主要措施。”
王有鑫表示:“在不同的階段,貨币政策有不同的側重點。目前來看,穩定經濟增長優先度高于彙率穩定。因此,利率需要保持在低位,以刺激經濟增長,彙率穩定暫時無法通過擡高利率來實現。央行目前更多的是通過管控資本流動來穩定跨境資本流動。隻要資本不出現大規模的外流,本輪彙率波動就在可控範圍内,央行也不會采取直接幹預手段,逆周期調控因子暫時也就沒有動用的需要。”
鍾越指出,中國外彙儲備仍非常充裕,此外,“利率的提高将可能對本國貨币形成支持,但中國基本利率目前在非美國家中仍較高,應等到非美國家結束寬松後,才可能參考一籃子貨币出現加息。”
(責任編輯:王治強HF013)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