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王振营
2016年4月1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正式推出“上海金”定价交易业务,为全球黄金市场提供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
扩大“上海金”的影响力,提升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产品在全球的话语权,成为我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金”交易运行良好业务发展稳健
“上海金”定价交易机制,是指在上金所平台上,以1公斤、成色不低于99.99%的标准金锭为交易对象,以人民币/克为计价单位,通过多轮次“以价询量”的集中交易,在达到量价相对平衡后,最终在某一时点上形成“上海金”人民币基准价格。
依托于我国完整的黄金产业链、旺盛的黄金实物供需和规模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推出至今,“上海金”交易、交割和清算各环节规范有序,交易规模稳定增长,价格形成机制公允透明,人民币黄金价格基准作用初步显现。
首先,“上海金”定价业务运行良好,交易规模稳步增长。“上海金”定价交易业务上线以来,交易所以增强人民币在黄金交易结算中的话语权为己任,从制度到操作、从前台到后台都不断改进完善,注重风险防范和有序发展,在制度建设、技术系统、风险管理、市场培育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截至目前,“上海金”运行情况良好,交易、交割和清算安全顺畅,未发生任何风险事件,累计成交量为2646吨,成交金额为5028.3亿元。今年上半年,“上海金”定价交易继续稳步增长,累计成交量为814.15吨,同比增长70.34%;成交金额为2209.50亿元,同比增长67.10%;日均成交量6.84吨,均再创新高。
其次,价格形成机制规范透明,基准价格合理公允。“上海金”定价业务推出以来,每场次“上海金”定价交易均能产生“上海金基准价”,且符合当时市场的实际情况。“上海金”集中定价交易业务采取公开透明的“以量询价、量价平衡”为原则的交易模式,从初始价的产生到最终基准价格形成全程规范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可经追溯和审计,充分保证了基准价格的合理公允性。2018年上半年,每场次“上海金基准价”通过最少1轮,最多31轮,平均4.74轮次的“以价询量”的交易过程产生。
公开规范的交易机制和公允权威的基准价格促进了定价市场深度和流动性的提升。据交易所监测,目前在定价交易时段,平均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单一会员最多一场定价交易成交了6吨黄金实物。定价交易业务为市场参与者提高交易效率、管理风险和调配市场资源提供了有效渠道。
此外,定价主体广泛多元,市场广度逐步拓展。与伦敦定价机制参与者被固定为12家机构、其他均为非直接参与相比,“上海金”的参与者除12家定价成员和6家提供参考价成员作为核心定价成员外,上金所的所有会员和机构客户都可以直接参与交易,包括商业银行、产用金企业等多层次市场主体,融汇了国内国际的参与者,使“上海金基准价”充分反映人民币黄金市场及产业链实体经济的供需诉求,有效地确立了“上海金基准价”行业公信力和权威性。随着“上海金”定价机制进一步被市场和行业所了解和接受,已有多家会员向交易所提交书面申请,希望成为核心定价成员。
“上海金”价格基准作用显现影响力持续扩大
“上海金基准价”是完全由市场化交易产生的、可交易的基准价格。“上海金”人民币基准价完善了中国黄金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为黄金相关衍生品提供了定价基准,促进了黄金市场产品创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风险管理工具。
一方面,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更加凸显。长期以来,我国黄金企业在签订黄金相关的贵金属原料和成品等国际套期保值交易、进出口贸易合约时,基本都以美元/盎司计价的伦敦黄金定盘价作为基准价,结算带来的汇兑损失和外汇保值成本,加重了黄金企业负担。“上海金”为黄金企业套期保值交易、贸易结算提供了以人民币/克计价的价格基准。目前,部分产用金企业正在研究在铜金矿等黄金原料、黄金成品进口等贸易以及在首饰行业定价中运用“上海金基准价”作为合约锚定价,从而降低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价格权威性日益显现。“上海金基准价”作为以人民币计价、权威公允的黄金时点价格,日益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影响力已覆盖黄金产业链及衍生品市场。一是被多家商业银行用作黄金租赁、抵押等黄金融通的计价依据。二是作为黄金衍生产品的现金结算价。“上海金”上市首日,上金所询价交易平台即同步推出以“上海金基准价”为参考价格的现金结算型询价即期、远期、掉期、期权合约。2018年上半年,以“上海金基准价”为参考价格的现金结算型询价交易,累计成交量为3632.22吨,成交金额达9770.07亿元,均已超过上年全年成交水平。三是作为金融机构设计理财等产品的锚定价。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已发行以“上海金基准价”作为其锚定价格的黄金积存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等黄金衍生品;部分证券公司推出了以“上海金基准价”为标的结构化衍生产品;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研究推出参与“上海金”定价交易的黄金ETF。
与此同时,“上海金”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上海金”的基础金融工具作用显现,人民币“上海金”价格在全球黄金市场交易结算中逐渐开始形成初步的影响力,“上海金”与“伦敦金”、“纽约金”一起为国际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不同时区的黄金价格基准。
目前,英国路透、美国彭博等多家全球著名的交易数据平台以及Kitco等一些国际知名的贵金属网站均实时公布“上海金”交易、价格数据等相关信息。2017年4月9日,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正式推出“上海金”黄金期货合约,该合约以离岸人民币计价,使用“上海金基准价”作为现金结算价。截至2018年6月底,累计成交60627手,约合60.64吨,其中2018年上半年成交26119手,约合26.12吨。这是“上海金基准价”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首次应用,成为成功输出中国定价标准的有益尝试与探索。此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BSE)、莫斯科交易所(MOEX)等境外交易所也在与上金所探讨“上海金”相关合作机会。
对标国际先进擦亮“上海金”名片
首先,要进一步扩大“上海金基准价”的运用领域,培育市场参与者的交易习惯,增加“上海金”的受众范围和基础,打造“上海金”品牌,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一是扎实做好风险管理,确保交易、清算、交割各环节安全顺畅运行,不断完善交易系统,确保集中定价过程公开透明,构建“上海金”的全球公信力。二是完善“上海金”定价交易的参与主体。通过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国际机构、特别是国际市场主流黄金做市商参与“上海金”定价机制,提升“上海金基准价”的代表性、公允性和国际认可度。三是扩大“上海金基准价”的应用范围。推动市场主体开发更多“上海金基准价”应用场景,引导国内外企业在黄金相关进出口、原料采购、贸易往来等合同结算中使用“上海金基准价”,并推动国内外金融机构在黄金衍生品设计定价与结算等方面,更多地使用“上海金基准价”。四是在完善“上海金”定价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探索白银、铂和钯等贵金属人民币定价交易,为主要贵金属现货和衍生品的国际交易提供人民币价格基准。
同时,要深入参与国际黄金市场规则制定。近年来,全球黄金市场“西金东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亚洲地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黄金生产和消费区域,但以伦敦和纽约为代表的发达市场仍掌控着黄金市场的话语权,继续占有“规则红利”。
上金所将以“上海金”为抓手,在制定国际黄金价格基准、交易、交割等规则中,发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相应的主导性地位,努力推动99.99%纯度1公斤金锭的“上海金”实物交割标准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被接纳和运用,积极反映中国以及新兴市场的诉求,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黄金市场格局中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此外,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具体而言,一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益探索和实践。通过“上海金”提供黄金人民币基准价格,以黄金为标的构建离岸人民币重要回流通道,为离岸人民币构建更丰富多样的资产池,从而推动人民币参与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定价,扩大人民币的使用场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人民币国际化,也将进一步增强“上海金”人民币定价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黄金资源丰富、消费需求旺盛。推动沿线黄金市场使用“上海金基准价”并参与定价交易,能够充分发挥我国黄金市场辐射“一带一路”的网络枢纽作用,进一步繁荣新丝路上的黄金产业带。三是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上海金”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将提升人民币黄金市场的集聚力,推动上海成为能够与伦敦和纽约比肩的国际黄金交易、定价、清算和实物交割仓储中心,通过夯实金融要素市场基础,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度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