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在觸底後快速拉升,日盤收報6.8620。
晚間,市場迎來了人民銀行對外彙市場的逆周期調節。人民銀行決定自8月6日起,将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爲20%。受此影響,離岸人民币兌美元短線上漲逾200點,收複6.86關口。
記者梳理,7月以來,在岸人民币兌美元跌幅已達3.76%。盡管人民币一路走低,但外資增持人民币債券的熱情不減。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債登”)披露的數據顯示,境外機構已連續第17個月增持人民币債券,倉位較去年同期增長60.92%。
7月人民币對美元和籃子貨币雙貶
針對昨日的彙率行情,業内人士認爲,從長期因素來看,這依然是中美處于不同經濟周期,以及貨币政策分化影響的結果。從短期來看,近日美聯儲偏鷹派的表态、美國強勁的經濟數據、當天短期利率的快速下行、股市行情等因素疊加,使得人民币彙率一度出現急貶。
“3日的短期利率下降非常快。下午,中國一年期互換利率已經和美國一年期利率基本持平,甚至比美國的利率稍低,意味着中美利差已經非常窄了。”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爲,股市下跌也可能緻使海外投資者賣出一些股票,賣出股票會形成供彙行爲,從而影響外彙市場的供求。
昨日的行情實則延續自7月。7月人民币兌美元和CFETS人民币彙率指數雙雙走低,CFETS人民币彙率指數從6月29日的95.66,跌至7月27日的92.95。這意味着人民币對籃子貨币也出現了貶值,與此前人民币對美元貶值,但對CFETS籃子貨币總體升值的情況已有所不同。
針對這一現象,明明分析說,近兩個月來,市場确實出現了一些變化,美元升值幅度不大,人民币的貶值幅度大于美元升值幅度。他認爲,這主要是受市場情緒性因素的擾動,帶動了彙率在短期内的加速波動。
“此前,美元走強對人民币彙率變化的影響較大,現在外彙市場的供求力量可能對彙率走勢形成更重要的影響。”謝亞軒說,外彙供求關系受情緒性因素影響較大,國内外市場環境對人們的彙率預期、買賣外彙的行爲都有影響,因此出現了買外彙多、賣外彙少的情況。
市場在經曆了一日“大起大落”後,迎來了監管的最新動向,或會對未來彙率走勢産生深遠影響。人民銀行3日晚間宣布,自8月6日起,将遠期售彙業務的外彙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爲20%。
“目前國内經濟政策正在積極調整,基調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濟基本面回歸平穩,彙率壓力也會有所減弱。”明明表示。
外資機構逆勢加倉人民币債券
中債登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7月境外機構在中債托管的人民币債券餘額爲13540.77億元,當月增持量達582.2億元。這是境外機構連續第17個月增持人民币債券,倉位較去年同期增長60.92%。
在興業研究固定收益分析師梁世超看來,短期彙率波動不是影響外資機構投資中國債券意願的主要原因。他分析,一方面,外資機構配置債券的目的較爲豐富;另一方面,人民币貶值超調可能在未來會給海外債券投資者帶來更大收益,因此,當前或成爲外資增持中國債券的一個合适時點。
長期來看,不少外資機構認爲人民币仍具備升值潛力,人民币彙率下調反而是一個抄底的好機會。
“海外投資者選擇配置人民币資産更多還是出于資産配置、資産多元化的原因,這種配置是中長期的,因此他們不會過度關注短期内彙率波動。而外資增配人民币資産,也将對人民币彙率形成一定支撐。”謝亞軒表示。
據興業研究團隊提供的數據表明,今年1至7月份,外資機構在中國債市加速配置利率債,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利率債今年以來的優異表現。
“僅從上半年情況看,外資機構新增配置國債占到國債淨增量的75%,外資機構已經成爲目前國債品種不可忽視的配置力量。”梁世超分析稱。
站在收益的角度看,外資機構也仍有充足動力配置境内利率債。“從中國債券配置價值來看,即使算上彙率波動因素,今年1至7月國債實際收益(票息+資本利得)橫向對比仍位列全球第一。”梁世超表示。
長期來看,梁啓超認爲,未來外資機構配置債券時更需要關注中國利率走勢、海外投資債券稅收問題的解決進度等因素。從配置品種來看,重點仍聚焦在利率債。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