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方面,關于發用電和投資項目審批情況
從發電看,今年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3.2%,比2019年同期增長12.2%,兩年平均增長5.9%。7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9.6%。其中,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别增長12.7%、14.4%、25.4%、12.1%;水電同比下降4.3%。從用電看,今年1—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5.6%。其中,一産、二産、三産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别增長20.5%、15.3%、25.1%和6.6%。分地區看,全國16個省(區、市)用電增速超過15.6%(也就是全國用電量增速),其中西藏、湖北、浙江、江蘇、陝西5個省(區)增速超過20%。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2.8%。
投資項目審批方面,7月份,我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産投資項目8個,總投資582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等領域。
第二方面,關于深圳綜合授權改革試點實施情況
2020年10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和首批授權事項清單向社會發布。試點實施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和跟蹤指導,深圳市周密部署落實,各項改革順利推進,過半任務陸續落地見效。
一是一批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下放。
國家有關部門、廣東省積極推動相關事權下放,賦予深圳更多改革自主權,農用地轉建設用地審批權、外國高端人才确認函審發權、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分站設立和撤銷權、占用林地省級審核權等權限已陸續下放到位。
二是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
深圳探索地上、地表、地下分别設立使用權,試行二三産業混合用地改革,形成“單一用地性質的混合使用”“混合用地的混合使用”等多種土地要素利用模式。深圳證券交易所主闆與中小闆合并、創業闆注冊制改革試點等落地實施,全國首批基礎設施REITs項目落戶深圳。率先在數據生産要素統計核算上破題。創新設置技術調查官,率先建立并實施知識産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三是制度創新成果正在形成。
深圳穩步推進法規規章的立改廢釋工作,新制定法規17部,修改10部,作出法規性決定1項,廢止法規4部,26個改革事項已納入相關法規。挂牌成立全國首家個人破産事務管理機構,深圳成爲全國首個允許個人破産的城市。發布全國首個完整的生态系統生産總值核算制度體系。
總的來看,深圳綜合授權改革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改革的受益面不斷擴大,“實施方案+授權清單”作爲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受到各方廣泛認可和借鑒吸收,對全國以及其他地區的示範引領作用初步顯現。
第三方面,關于上半年各地能耗強度下降情況
近日,我委印發《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标完成情況晴雨表》,從能耗強度降低情況看,今年上半年,青海、甯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雲南、陝西、江蘇9個省(區)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10個省份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全國節能形勢十分嚴峻。文件要求,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9省(區),對所轄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地市州,今年暫停國家規劃布局的重大項目以外的“兩高”項目節能審查,并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标任務。
第四方面,關于上半年長江經濟帶發展有關情況
今年上半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長江經濟帶在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顯現。
一是生态環境保護修複成效顯著。長江經濟帶生态環境警示片披露的484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50個,污染治理“4+1”工程深入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今年上半年,優良水質比例爲88.2%,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6.5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爲0.6%,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優于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二是綠色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上半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區生産總值24.88萬億元,同比上升14%,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6.9%。綠色發展示範和生态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深入實施,初步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三是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長江保護法頒布實施後,依法治江進入新階段。長江經濟帶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嚴格落實。生态補償機制不斷健全,有關部門出台《支持長江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态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方案》。
下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将認真落實領導小組工作部署,紮實推進長江生态環境系統保護修複,有力有序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第五方面,關于共建“一帶一路”實施推進情況
今年上半年,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統籌境外項目抗疫和生産建設成效顯著。
境外中資企業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沒有出現大範圍人員感染,境外重點項目建設穩中有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高質量推進,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建設順利推進。
二是經貿合作實現量質“雙提升”。
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8245.5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5.8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93.5億美元,同比分别增長18%、10.6%。中歐班列統一品牌5周年,鋪畫線路73條,通達歐洲23個國家168個城市,形成了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大動脈;運行質量保持較高水平,上半年共開行7377列,綜合重箱率達98%,西安、成都、重慶、鄭州、烏魯木齊五大集結中心開行量達到4600列,占62%,集結中心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班列開行已逐步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
三是國際共識進一步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鳌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全球健康峰會、“一帶一路”亞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别會議、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等多個場合發表系列重要講話,闡述共建“一帶一路”主張,回應社會關切,赢得國際社會尊重和廣泛贊譽。面對疫情挑戰,我國展現大國擔當,已向世界提供新冠疫苗和原液超7億劑。
下一步,我國将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爲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複蘇作出貢獻。
第六方面,關于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有關情況
經國務院同意,今年将于8月23—29日舉辦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爲“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今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在活動内容上有3大亮點:
一是系統回顧“十三五”節能工作成效。
全面總結“十三五”期間全國節能工作進展和成效,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體現節能提效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作用。
二是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碳。
組織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碳承諾活動,激發企業節能降碳、提質增效内生動力,引導相關企業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應有貢獻。
三是開展百項節能低碳标準提升活動。
我委将會同有關方面加快制修訂覆蓋能效、能耗限額、能源基礎和管理等方面的節能低碳标準,爲做好節能降碳工作、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宣傳周期間将主要采用“雲”上宣傳方式,在線上策劃了一系列雲展示、雲分享等活動。同時,我們将在委門戶網站和“兩微一端”開設專欄,宣傳各部門、各地區、各行業節能工作實踐和成效,實時推送宣傳周最新活動進展。各地區、各部門也将結合實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歡迎社會各界和記者朋友們積極參與。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