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截取2008年4月9日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1)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
中国有多种能源资源,其中水能和煤炭较为丰富,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1和第3位;而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目前仅列世界第13和第17位。由于人口众多,各种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图10)。分品种看:水能资源经济可开发总量为4.02亿kW,年发电量17 500亿kW·h,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开发程度还比较低,但开发难度加大、成本升高。煤炭资源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1 842亿t,大多分布在干旱缺水、远离消费中心的中西部地区,总体开采条件不好。石油资源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13]仅为20.4亿t,储采比低,还有增加探明储量的潜力,但产能增幅有限。天然气资源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3900亿m3,进一步提高探明程度的潜力很大,具备大幅增产的可能,但资源总量和开采条件难以同俄罗斯、伊朗等资源大国相比。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量巨大,其开发利用程度主要取决于技术和经济因素。
图10: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Fig.10 Comparison of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main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 average in the world
(2)能源建设不断加强,能源效率仍然较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翻了一番多,2007年达到23.7亿TCE,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电力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超过7亿kW,l G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700 MW水轮发电机组等先进装备实现了国产化,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建成投产,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有了新突破。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经济总量翻两番,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3。但也要看到,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能源生产和使用仍然粗放。2003-2005年,单位GDP能耗上升;2006年以来加强了节能减排,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但要实现持续下降,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3)能源生产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明显。在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下,中国能源生产增长很快,煤炭增长尤为迅速。过去6年,中国原煤年产量增加了近12亿t,2007年产量达到25.4亿t,约占全球产量的40%。与此同时,煤炭大量生产和使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回采率低、浪费严重,安全事故多发、死亡率高,对地表生态和地下水系破坏大。此外,SO2、烟尘、粉尘(见图11)NOχ以及CO2排放量也有所攀升,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难度。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CO2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也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见图12、13)。
(4)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需要优化。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结构总体上朝着优质化方向发展(见表1)。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2年的66.3%。但近年来,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所上升,2006年达到69.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平均只有21%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份额比世界平均值高41个百分点,油气的比重低36个百分点,水电、核电的比重低5个百分点。目前,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
(5)能源需求继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今后一段时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难以大幅降低。同时,油气需求的增长将快于煤炭需求的增长,而国内资源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难以较快增加,2006年,我国石油储采比仅为11.1,远低于世界40.5的平均水平(见图14),能源尤其是油气供求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因此,只有从现在起就加大节能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才有可能在未来逐步实现能源需求增长率的降低,实现化石能源需求的低增长直至零增长。
图14:2006年中外化石能源储采比比较[17]
Fig.14 Comparison of the reserve and production ratio of fossil fuels energy resour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in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