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疫情後期、甚至整個後全球金融危機時代有什麽主導市場的主要“交易”主題,那無疑是大市值科技股價格的節節攀升。
這些成熟的巨無霸,比如蘋果、微軟、Alphabet和臉書網,大部分實現高利潤率,取得豐厚的盈利。但交易者最近的目光已轉向特斯拉汽車、奈飛、貝寶等利潤率明顯較低的股票,從中尋找下個“巨頭”。
“利潤率較低”聽起來是一個負面屬性(實際上也确實可能是),但在如下假設下,交易者也欣然接受了。那就是這些公司可以複制“亞馬遜模式”,取得巨大的市場份額且最終在未來提價并賺取更高利潤,即意味着交易者投資于快速成長的公司。這些公司過去一年的走勢基本上證實了該理論的正确性。美國國會和美聯儲爲了緩沖疫情影響向經濟注入流動性,支持這些公司的股價在該期間大部分時候走高。
但現在情況變了。随着債券收益率全線飚升、刺激政策可能很快開始退潮的信号出現,交易者質疑這些快速成長但盈利能力較弱的公司是否能免繼續執行“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成長”的理念。金融學常識告訴我們,任何投資的價值等于其未來現金流以合适的折現率所得出的現值。随着無風險政府債券收益率上升,上述投資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率大幅上升,特别是對那些當前利潤極少、其價值主要由對遙遠未來取得巨大利潤的預期所驅動的公司的折現。
由此我們注意到了納斯達克100指數(美國科技100指數)。相比保守的道指或廣泛的标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權重明顯偏重于快速成長的科技股。與大衆想法不同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過去一年的表現與道指大緻相當,而且實際上差于标普500指數的表現。
在周二利率再度上升的環境中,納斯達克100指數成爲美國主要股指中最弱的那個,此文發稿時跌逾2.5%。最關鍵的是,該股指正在考驗其持續15個月的上漲通道的下軌構成的關鍵支撐兼100天指數移動均線所在的14700區域:
來源: TradingView, StoneX
多頭當然仍在堅守陣地,維持了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上漲趨勢(事實上,基于過去的價格走勢,那也是可能性最大的結果)。但是,如果該指數有效下破當前支撐位,可能打開加大回調力度的空間,目标爲由前阻力位構成的支撐位,即14050區域。
有經驗的交易者知道,在尊重過往趨勢與對新發展保持開放心态之間取得平衡至關重要。時間會證明納斯達克100指數是否處于轉折點,但過去18個月盲目逢低買入股票的交易者至少應該注意到利率的上升正形成不利影響,特别是對那些快速成長的科技股。
如何在嘉盛交易平台上交易外彙、貴金屬、大宗商品、股指、美港股、ETF等金融市場場外産品?
請按照以下簡單的步驟開戶
1. 點擊賬戶開戶頁面,選擇适合您的交易平台賬戶進行開戶
2. 賬戶開通後進行賬戶注資
3. 下載安裝并登錄交易平台即可交易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