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7月一份報告顯示,過去40多年來,美國人收入差距不斷增大,其中亞裔群體收入差距增幅最大。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了1970年至2016年間美國家庭的年收入差距,結果顯示,2016年的收入差距比1970年的收入差距增長了27%。1970年,年收入最高的美國家庭是最低收入者的6.9倍,而這一數字在2016年增長到8.7倍。
如果按照不同族裔來分析,在過去近半個世紀中,美國亞裔群體收入差距猛增77%,遠高于白種人(24%)、西班牙語裔(15%)和非洲裔(7%)。作爲曾經生活水平和收入最爲均等的族裔之一,如今的亞裔族群已經取代非洲裔,成爲美國家庭年收入差距最大的族群。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970年,亞裔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較低,收入前10%的家庭平均年收入爲6.82萬美元,是後10%家庭平均收入(1.13萬美元)的6.1倍,低于白種人的6.3倍。到2016年,亞裔收入前10%的家庭平均年收入增長到13.35萬美元,而後10%家庭平均年收入僅爲1.25萬美元,差距擴大到10.7倍。而非洲裔和西班牙語裔家庭2016年的平均收入差距分别爲9.8倍和7.8倍。
該報告分析稱,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增幅反應在1970年至2016年間,亞裔高收入家庭收入增長迅速,而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長十分緩慢。簡言之,美國亞裔家庭的收入差距和生活不平等狀況正在逐年拉大。
總體上看,過去幾十年,亞裔群體是美國收入增長最快的群體。2016年,亞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爲5.13萬美元,高于白種人的4.8萬美元、西班牙語裔的3.4萬美元和非洲裔的3.1萬美元。收入最低的10%亞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爲1.25萬美元,比白種人少了17%,但收入前10%的亞裔家庭年收入卻高于白種人、非洲裔和西班牙語裔族群。
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導緻亞裔族群收入差距拉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移民群體的影響。撰寫該報告的首席研究員拉克什·赫合哈說:“當談論亞裔時,我們談論的是移民問題。我們要考慮亞裔群體中的人口多樣性,比如越南戰争後入境的難民、來美國與家庭團聚的人,以及那些高技術人員和醫護人員之間的收入差别。”
該報告顯示,2000年至2015年,亞裔是美國人口增長最爲迅速的群體,從2000年的1190萬人增加到了2015年的2040萬人,足足增長了72%。其中,超過八成的亞裔成年人是這段時間的移民。近年來,來自亞洲的新移民人數也遠超世界其它地區移民人數。據稱,2015年有37.4%的新移民來自亞洲。
調查還顯示,美國亞裔族群的受教育程度差别迥異,這也是造成亞裔家庭收入差距懸殊的原因。2015年,25歲以上的印度裔美國人當中,有72%的人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而擁有同等學曆的不丹裔占比僅爲9%。與此相關,同年印度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爲10萬美元,而不丹裔隻有3.6萬美元。從貧困率來看,緬甸裔和不丹裔的貧困率分别高達36%和33%。
過去幾十年中,原本富有的亞裔族群收入上升更快,貧窮家庭收入的上升速度緩慢,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進一步拉大。收入前10%的亞裔家庭從1970年到2016年收入上漲近一倍,而後10%的家庭收入僅僅上漲了11%,遠低于非洲裔(67%)、白種人(45%)和西班牙語裔(37%)。
緻力于改善低收入亞裔族群生活質量的美籍亞太裔社區發展全國聯盟執行主任阿尼亞爾指出,對于低收入的亞裔族群來說,盡管家庭收入的中位數有所上升,但貧困人數卻在急劇增加。
“雖然亞裔居民整體收入比較可觀,但位于貧困線以下的人卻越來越多了。”她說,“收入靠前的‘模範少數族裔’拉高了整體的收入狀況,扭曲了最弱勢群體的經濟狀況,使得我們更難爲這些弱勢群體提供資源和機會。”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