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萊斯前腳剛剛下架了網紅爲其拍攝的宣傳視頻,奔馳後腳又“碰瓷”網友。
10月14日,奔馳官方微博帳号轉載了一條宣傳視頻。這個時長僅有18秒,沒有任何台詞,内容僅僅是楊笠從紅毯走進車裏,然後窗外打出宣傳主題“舒适新篇章”的視頻,一經發出,卻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輿論。
不少網友在奔馳官方賬号下留言稱,“因爲楊笠,以後不會再考慮買奔馳了。”随着事件的持續發酵,奔馳的糾結也躍然網上,先後兩次更改視頻觀看權限。最後雖然沒有下架視頻,但還是将内容設置爲“僅粉絲可見”,并開啓評論精選功能。
作爲當紅脫口秀演員,憑借“爲什麽那麽普通,卻可以那麽自信”這句吐槽男性的金句爆火出圈後,語言風格犀利的楊笠,也因此收獲了不少的熱度和流量。
而作爲品牌方,奔馳顯然看重的是楊笠本人的話題度和流量。雖然奔馳避免引起性别議題的争議,但從文案内容來看,“是因爲不喜歡嗎?”還是圍繞着楊笠此前爆火的脫口秀梗。
面對網友的質疑,10月18日,楊笠工作室正式發出聲明,稱楊笠與奔馳目前并無任何商業合作,亦無任何車品類的代言。
1
流量決定聲量和銷量?
在汽車市場存量競争的背景下,如何搶占市場份額,最大化提高聲量吸引消費者關注,也給各家車企的營銷和宣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名自主品牌車企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企業每年都會保持一定比例的廣告預算。除了緊跟熱點,車企的傳播方式也在随着用戶的關注度而做出調整。以短視頻爲例,視頻傳播已經成爲當前的趨勢,未來短視頻的制作和分發也将是新的增長點。
然而頻繁的追熱點以及制造營銷熱點,也意味着,一旦“翻車”,互聯網“四兩撥千斤”的傳播作用下,也會出現大面積的負面效應。
以此次奔馳爲例,當這次傳播引起“口水仗”和各種争議聲,雖然收獲了流量,但究竟能否達到奔馳原本想要的宣傳效果,仍是個疑問。此外,當品牌被兩方的輿論裹挾,如何再做出回應和選擇也是新的考驗。
來源:微博截圖
不久前,勞斯萊斯在其官微上發布了旗下車型庫利南的宣傳視頻。視頻中,勞斯萊斯邀請木木美術館創始人林瀚、雷宛螢(晚晚)夫妻出鏡參與試駕,但之後卻引來不少網友吐槽,王思聰評論稱“RR很Low,以後不會買了。”勞斯萊斯也因此陷入輿論的漩渦。
随着該事件的發酵,勞斯萊斯不得不向網友緻歉,并下架該視頻。
“車企和明星或公共人物合作,最初的目的就是吸引代言人所輻射的人群。”一位資深汽車營銷人士表示,如今車企内部營銷部門的運營模式越來越像,最終都是要爲産品賦能,“也就是說,傳播和營銷體系并沒有直接的KPI,其間接KPI就是車賣得好不好。”
這也導緻不少車企内部,産品和營銷部門對于終端市場反饋各執一詞。一名自主車企内部人士告訴未來汽車日報,其公司旗下的熱門車型已經成爲現象級産品,但該款車型的産品團隊和營銷團隊經常battle,稱該車型的成功在于自己部門的努力。
而實際情況是,所有的營銷行爲,最終都要回歸到産品和企業本身。
在上述人士看來,對于一些存在感較低的車企或者品牌來說,即便是選擇和具有争議的公衆人物合作,隻要能夠提升關注度,畢竟“有争議總比沒人關注強”。
“哪怕車企最後被逼道歉,也不見得沒有收益。”該人士表示,對于企業來說,一方面需要制造話題,話題本身就是爲産品賦能,流量目的達到之後,也算得上是一種收益。“而且互聯網的記憶很差,過不了幾天還是會‘真香’。”
這一點在負面輿論纏身的特斯拉身上體現的淋漓盡緻。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因爲刹車失靈、頻繁調價以及做工差等原因,關于特斯拉的負面新聞幾乎沒有斷過。然而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特斯拉單月銷量超過5萬輛,SUV車型Model Y的銷量超過3.3萬輛,相比之下,常年霸榜的SUV哈弗H6,9月銷量僅爲2.3萬輛。
網絡口碑和現實銷量出現了明顯的割裂,意味着對于一些強勢企業來說,即便短時間内出現負面輿論,對于長期的銷量仍然沒有太大影響。
2
正确代言合作應該雙赢
從服務産品到影響品牌,營銷事件無論是否影響到終端銷量,其本質還是在于提高品牌知名度。這也能解釋爲什麽總有車企會铤而走險,甚至打擦邊球,不過徹底翻車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在此之前,哪吒汽車的高管也曾打算邀請“劣迹藝人”吳亦凡做代言,而引發全網抨擊。彼時,流傳出的公司内部的工作群内容顯示,在其提出這個想法後,有人甚至附和稱,“就是要不斷制造熱點,做錯了也可以成爲熱點,道歉還是熱點。”
事實證明,該事件的确成爲了熱點。雖然哪吒汽車迅速做出反應,宣布将主導該事件的市場部負責人和參與讨論的半個團隊開除,但這也難以平息網友的質疑。而作爲造車新勢力,有不少用戶表示對該品牌的好感度急劇下降。
對于車企來說,把低俗的“抖機靈”當創意,吸睛的同時也注定會翻車。長安福特曾發布一則視頻,并附上“日本動漫中男生高速奔跑掀起女生的裙子,是真的嗎?”如此文案。此外,還帶上了帶你一飽眼福等話題标簽。
視頻一經發出,就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稱該文案“惡臭、低俗”,這也讓長安福特遭遇央視的點名批評。
事實上,自娛樂圈出現各種“塌房”事件,保險起見,企業在邀請代言人或者選擇公衆人物合作時,已經變得非常謹慎。不少企業開始把目光轉向體育健兒、學術型大V以及知名的學者。
前不久,紅旗汽車宣布将向本次奧運會的冠軍選手,贈送C+級别旗艦級轎車或使用權。而廣汽傳祺影豹則直接将短跑健将蘇炳添作爲産品代言人。通用汽車則邀請了薛兆豐、郎平、畢導爲旗下電動平台奧特能站台。
對于企業來說,隻要選對合作對象,哪怕是“硬廣”,也能拯救企業于水火。
10月17日晚,視頻博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更新了一期視頻《 我做了蘋果放棄的産品...》,這條視頻中,何同學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被蘋果放棄的産品——無線充電闆AirPower。
這條視頻延續了何同學的制作風格,一經發布就在網上收獲了極大的關注。截至發稿,該視頻在B站的播放量超過660萬,評論超過4.3萬,微博平台的播放量也超過2297萬。視頻中的升降桌産品來自A股上市公司樂歌股份,在視頻最後,何同學也植入樂歌股份的升降辦公台廣告。
這則廣告直接帶動了樂歌股份股價暴漲。10月18日收盤,其股價漲幅達13%,市值超過45億元,一天之内拉升5.45億元。而在此前之前,樂歌股份一直處于整體下行的低迷狀态。不少網友評論稱,這才是邀請代言人的正确姿勢。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