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記者:
近期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一帶一路”項目面臨腐敗醜聞、違反勞工規定、環評風險和公衆抗議等重大執行挑戰,東道國對“一帶一路”的熱情已經減退。請問,對此有何評論?另外在助力共建“一帶一路”方面,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謝謝。
2021-10-26 11:39:06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羅照輝: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習近平外交思想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最重要的平台就是“一帶一路”。最近,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昨天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會見的時候,聯合國對這個倡議表示高度贊賞,将密切配合,共同推進。
這個問題也受到各方關注,請我的同事鄧波清副署長回答。
2021-10-26 11:52:19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重要實踐平台,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參與。我們統計了一下,到現在爲止,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6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建立了90多個雙邊合作機制。
我們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緻力于實現高标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标,無論是“一帶一路”合作藍圖,還是“一帶一路”具體合作項目,我們都是各方參與、公開透明、平等協商,對腐敗現象“零容忍”。近日,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将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也是國際發展合作署的重要職責。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援外舉措,包括向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币援助,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複助醫”等項目。随着這些舉措的全面落實,對外援助對共建“一帶一路”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綜合效應持續彰顯。
疫情暴發以來,有些項目受了一些影響,但是幫助共建國應對疫情、重啓發展進程是中國責無旁貸的重要行動。在疫情暴發的危難時刻,中國挺身而出,爲全球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注入了中國動力。共建“一帶一路”不但沒有按下“暫停鍵”,反而逆勢前行,各國參與“一帶一路”熱情依然高漲,攜手推進全球發展合作事業意願依然強烈。在疫情期間,我們注意到,中老鐵路、匈塞鐵路等一系列重大項目,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歐班列全年開行數量和貨物運量同比增長50%和56%;中國對沿線國家非金融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8.3%。
我們将繼續堅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量力而行、盡力而爲原則,力所能及地爲有需要的共建國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幫助,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謝謝。
2021-10-26 11:53:20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