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盛策略分析團隊認爲,伴随持續的開放及改革舉措,市值高達14萬億美元的中國A股市場已變得更具可投資性。中國股市規模之大、增長性之強、活躍度之高,使之成爲了一個不容忽視的資産類别,它将爲全球股市投資者帶來顯著的配置收益、主題投資和超額收益機會。
點評:高盛作爲國際性權威投行,其研報對于市場投資會産生一定的影響,同時我堅持國開放包容,引進外資,有可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中國市場,可以關注北向資金的動态,選擇高景氣行業投資。
2、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其中包括: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體系;目标到2025年養老服務床位總量達到900萬張以上;加強老年用品研發制造,提升成人尿褲等産品的适老性能;:十四五”時期将更多慢性病用藥納入集中帶量采購
點評:人口紅利過後,我們老齡化的趨勢也在逐年加重,這就需要健全我國養老的工程事業(如基礎設置、醫療衛生、老年用品、藥檢藥品等),爲相關的行業帶來紅利,其中藥品方面值得關注,尤其是常備藥如降壓藥、保健藥等。
3、《金融時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評估報道稱,全球幾家能源巨頭2022年計劃以自2008年以來創紀錄的金額——總計380-410億美元回購股票。加拿大皇家銀行和伯恩斯坦分析人員預計殼牌2022年将完成120億美元的回購。雪佛龍将以30-50億美元價格回購其股票。英國石油公司計劃完成40億美元的回購。
點評:衆所周知企業回購大部分原因是,認爲市場低估自身價值,所以回購自身股票,提升股東權益,這也是利用公司閑置資金對公司的一種投資。能源行業是未來發展的重點行業,無論是新能源日漸占據重要地位,還是碳排放政策的實施,對于能源行業都會産生沖擊;但是另一個角度是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稀缺對市場的影響。
4、截至2月21日,2月份共有43隻新基金成立,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發行規模合計爲167.87億元,僅爲去年同期的7.32%;平均每隻産品發行規模僅有4.94億元,爲去年同期的21.54%。而在去年同期,共有100隻新基金成立,發行總規模高達2292.95億元,平均每隻産品發行規模也達到了22.93億元。同時,今年2月以來成立的16隻主動權益基金發行規模均在2.09億元至7.39億元間,7隻主動權益産品發行規模更是低于3億元。
5、美宣布1億美元對台軍售 中方決定對美國兩家軍工企業實施反制
點評:注意軍工行業的異動,目前軍工已有回升的趨勢,注意軍工與數據信息的結合,同時海空的軍備競争依舊需要關注。
6、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部分锂電材料報價今日繼續上漲,電解钴漲8000-9000元/噸;金屬锂漲28萬元/噸,報245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锂漲9000元/噸,均價報45.4萬元/噸;氫氧化锂漲8500-10000元/噸;磷酸鐵锂漲2500元/噸。
點評:锂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對于相關個股必然會造成沖擊,關注锂礦及稀土産業。
7、台積電、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先進工藝大戰即将進入3納米世代。但據半導體設備業者表示,3納米良率拉升難度大飙,台積電爲此已不斷修正3納米藍圖,且劃分出N3、N3E與N3B等多個版本,尋求最适設計且符合不同客戶需求,但3納米方案迄今問題依舊一籮筐,下半年月産能恐難達标,使得多家 IC設計客戶紛延長停留在5納米家族世代時間。
點評:半導體稀缺一直困擾這全球,關注半導體的國産替代。
8、佳力圖公司人員向财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正在建設南京楷德悠雲數據中心,将打造成公司示範性項目,“盡管去年工期受到了疫情影響,但是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就能交付使用。”據其介紹,該數據中心将有三個定位,一是展示中心,因其PUE值低于1.3;二是研發中心,進行技術升級更新;三是産業中心,将爲自身與合作夥伴帶來業務增量
9、“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劃将于近日正式出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個省份明确了配套儲能設備的規格要求,并明确規定配儲比例與配置時長要求。多位業内人士預計,随着“十四五”風光裝機容量的擴大,各地的儲能保障政策将會進一步擴容,推動儲能規模的擴張和行業發展。
10、美國将擴大液化天然氣(LNG)的生産。預計2022年的産能達到約1億噸,同比增長2成左右,出口量成爲世界第一。新增投資也時隔3年再次重啓,估計将創下8年來的最高水平。需求不斷提高的歐洲很可能獲得一定部分的出口量。在歐洲,産自美國的燃氣占比不斷提高,如果“脫俄化”取得進展,将能減輕歐洲在經濟安全上的風險。當前美國産天然氣向歐洲的出口急劇增長。根據調查公司Kepler的統計,2022年1月美國LNG出口量的6成左右銷往歐洲,約有430萬噸,比一年前大幅提高了約1成。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