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2025-04-22 11:34:44
  • 紐約:2025-04-21 22:34:44
  • 倫敦:2025-04-22 03:34:44
  • 東京:2025-04-22 12:34:44
  • 悉尼:2025-04-22 13:34:44
  • 香港:2025-04-22 11:34:44
  • 新加坡:2025-04-22 11:34:44
首頁> 資訊> 最新 >正文

阿裏騰訊裁員數萬人?蘿蔔蹲遊戲上演

字節裁完,阿裏裁,阿裏裁完,騰訊裁。對于大廠而言,互聯網集體從流量向科技型業務轉型,注定要經曆一些升級的陣痛。

一場“蘿蔔蹲”遊戲上演了。

3月13日,“阿裏裁員”、“騰訊裁員”的話題相繼上了微博熱搜。

有傳言稱,騰訊阿裏等互聯網巨頭會在未來幾周進行大裁員。騰訊預計裁員 10%~30%,阿裏裁員30%。

這是什麽概念?阿裏去年财報顯示員工規模超過了 25 萬,而騰訊财報則稱員工規模超過了10萬。

按照中位數的裁員20%估算下來,将意味着阿裏“砍掉”5萬人,相當于半個騰訊;而騰訊也要縮減掉約2萬人,可以說是個誇張的數字。

消息一出,整個互聯網都炸開了鍋。有網友甚至評價,“真正的斷臂求生,看誰的現金熬過今年。”

伯虎财經看了下,如今阿裏、騰訊未作出聲明回應,真假尚未可知。但是也不禁讓人疑問,今年的裁員潮提前來臨了?

在百度上,搜索“大廠裁員”會出現4060萬個詞條。在新浪微博上,搜索“裁員”,彈出的是各大互聯網公司裁員的話題。

裁員,成爲大廠不可避免的關鍵詞。

01 大廠拉響“警報”

早在去年11月,就傳出阿裏裁員2萬人的消息。随後,阿裏官方出來辟謠。

從阿裏巴巴披露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報來看,阿裏巴巴營收2057.40億元(市場預期2093.8億元),同比增長33.81%,淨利潤450.68億元,同比下滑5.19%。

對比第一季度,阿裏巴巴第二季度營收2006.9億元(市場預期2061.7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季度調整後淨利潤285.2億元,同比下滑高達39%。

去年阿裏的财報也反映出阿裏的增長在減速,淨利潤更是直線下滑,内部自身的管理運營和戰略布局自然有優化必要。

而上周,阿裏旗下MMC事業群就率先計劃裁員,裁員數量約20%,目前多個業務線已經初步敲定裁員名單。

緊接着是騰訊,今年2月騰訊PCG旗下社交電商産品小鵝拼拼業務幾乎解散,騰訊的回應是業務調整,員工可選擇内部調崗。

爲什麽大廠相繼裁員?我們從中概互聯的股票走勢上可見一斑。

以中概互聯網ETF爲例(跟蹤中概互聯股票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我們來看看中概互聯股票的走勢:

(圖源知乎用戶:十七而已)

從數據來看,2021年2月至今,中概互聯ETF全年呈下跌趨勢,從2021年2月10日2.57元的高點跌至如今的1.02元(數據截至2022年3月11日),跌幅達60%。

粗略估算,自2021年高位以來,中概股公司總市值累計縮水已超6.3萬億元(數據源自Wind)。

今年3月11日,中概股就遭遇了集體暴跌,近90隻中概股跌幅達10%以上。滴滴跌超44%,創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盤中一度跌幅接近50%。騰訊、阿裏、美團、京東、百度、拼多多等大廠跌幅4%-12%不等。

(圖源知乎用戶:十七而已)

從數據上來看,大廠裁員與組織架構的頻繁調整,自然不足爲奇。

滴滴在美股一夜下跌了44%,相當于直接腰斬。市值跌破了百億美元,隻剩下91億美元。

大跌背後,早有迹象。滴滴曾對外表示“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如今橙心優選産品下架,供應商清退,多位行業人士透露,橙心優選将于3月底徹底“關停”。

而前段時間,滴滴也開始了大裁員。今年1月中旬開始,滴滴創新事業部R-Lab就進行了裁員,國内業務全部裁撤,國際化外賣技術團隊則并入國際化部門。

旗下網約車、兩輪車、貨運等各條出行業務都收到了裁員通知,總體裁員比例約爲20%。

一位滴滴員工就透露,滴滴今年的年終獎2月底才會發放,而被裁撤的員工,整個2021年的年終獎将全部扣除,裁撤補償隻給了3個月的薪資。

如果說滴滴是“黑天鵝”,那麽本次跌幅超10%的百度也面臨着調整。

從百度2021年Q4财報來看,營收有所上漲,但淨利潤出現嚴重下滑。

目前,百度的業務分爲核心業務和愛奇藝。核心業務分爲在線營銷業務和非在線營銷業務,其中在線營銷業務主要爲廣告業務,非在線營銷收入主要爲雲服務和其他人工智能驅動的業務。

從業務收入占比來看,百度正在逐漸擺脫以廣告業務收入爲主的經營模式,轉向人工智能方向。

一方面遊戲行業受市場監管影響,一方面PC搜索向移動搜索轉型,百度相關業務也進行了優化。

2021年12月,百度進行了第一輪裁員。先是裁掉試用期應屆生,12月又開始百度網盤、搜索架構、自動駕駛和直播業務的裁員,遊戲部門則全部裁掉。

短短不到1個月,百度又開始了第二輪裁員。從今年1月開始,據百度離職員工稱,大多數部門都在被裁撤之列,基層員工、中層、高層都有涉及。百度的回應是,裁員人數在10%以下。

中概股的暴跌也預示着,今年比往年更加難。

2022年以來,新浪微博、美團優選、小米、快手、拼多多、字節跳動戰投部等均有傳出裁員消息。

大廠拉響了“警報”,比起往年的“财大氣粗”,大廠也開始節衣縮食。

02 爲什麽都在裁員?

如果回顧去年的裁員寒冬,不難理解這一動作。

2021年,出現規模化裁員的互聯網公司至少34家,包括字節跳動、快手、愛奇藝、百度、攜程、貝殼等。

重災區是在線教育、遊戲、房地産領域,大公司開始斷臂求生,中小型公司則宣告倒閉。

那麽,今年情況有所好轉嗎?

伯虎财經統計了下,截至2月底,就有至少22家公司裁員。個中原因,常見這四個:1.營收虧損;2.組織架構優化;3.新業務線的試錯;4.環境變化。

比如前面伯虎财經提到的橙心優選,正是由于營收虧損,無奈最後關停項目。

去年,橙心優選業務大範圍收縮,多個主要城市的業務陸續關閉。

社區團購業務從一開始就進入“燒錢大戰”,美團、拼多多、滴滴三大互聯網公司不計代價,不追求盈利,全力争第一。監管部門出台“補貼禁令”後,滴滴的主營業務與社區團購由于缺乏有效的業務聯動性,對于生鮮、電商、供應鏈方面也缺乏經驗,整體訂單量落後競争對手。

從斥資數百億到最後流血不止,如今在滴滴公司的組織架構上已看不見原來的橙心優選事業部。

滴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兩輪車、網約車、貨運、中台、總部+區域,今年總體裁員比例約爲20%。

裁員的背後,是虧損不斷。自2021年7月起滴滴app下架至今已經有7個月時間,7個月的用戶0新增,意味滴滴的DAU長期在下行(不可能沒有人卸載)。

2021前三個季度滴滴虧損491.63億元,這是什麽概念?我們用長視頻來對标一下,愛奇藝十多年一直在虧損,而愛奇藝2021前三季度淨虧損17.34億元,滴滴大概虧損了愛奇藝的20-30倍。

當然,像滴滴這種屬于虧損比較嚴重的。對于大多數大廠而言,裁員則是組織架構的優化。

比如阿裏飛豬,今年2月傳出裁員名單裏,技術、運營都有名額比例,且多名運營、技術被約談,涵蓋用戶增長等部門。

同時,京東部分部門也開始裁員,已知包括京東健康、京喜拼拼等。其中,京東健康分部門最多裁員30%-50%。

一位京東内部員工就描述:“先是小組長跟組員一個一個聊,有的小組長惡狠狠的跟組員說,必須今天做決定,要不N+1就變成N了。”

美團,也加入了這次的裁員大潮。前不久剛剛調整了組織架構,高級副總裁陳亮被架空,美團買菜、快驢、優選合并。這也意味着,部門換帥、裁員将伴随發生。

除了必要的組織優化,還有不斷試錯的業務線。

拿小鵝拼拼來說,可以說是騰訊在電商上的又一次嘗試。由于平台業務調整,小鵝拼拼于2022年2月23日零時起停止運營。4月30日起,小鵝拼拼所有小程序将停止全部服務。

上線一年多,小鵝拼拼真實的交易規模無從查證。留下的最後痕迹,是其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的485條投訴,涉及“虛假發貨”、“誘導欺騙消費者”、“售賣假貨”等諸多問題。

一位接近小鵝拼拼人士就透露,此前類目外包員工幾乎被全部清退,正職員工已經在争取内部轉崗或尋找外部機會。

内部賽馬早已是大廠的常态,快速試錯快速關停。在小鵝拼拼下線後,近期騰訊在微信端又内測了一款團購工具小程序“鵝享團”。

除了前面說到的不賺錢、降本增效、快速試錯,環境的變化也成了裁員的一個重要因素。

受疫情影響,2020年以來實體經濟大受沖擊,大量企業面臨倒閉,随之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是:在線教育、旅遊業、餐飲業、地産業、娛樂産業等領域都面臨不同程度的洗牌。

消費帶不動,随之帶來的影響是,占大廠大頭的廣告營收,增速也在放緩。

此外,互聯網紅利終結,過去依靠流量支撐起來的公司如今流量見頂,大廠隻能在存量市場博弈。

在新的颠覆式技術未出現,市場規模跑不起來,利潤又被不斷擠壓時,大廠們隻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今年1月,字節跳動就迎來組織調整,将戰略投資部一鍋端掉。内部員工稱公司連夜裁撤了百人規模的戰投部門。

而部門的裁撤,外界猜測與近期的“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有關,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投資今後可能面臨更嚴苛的監管。

大廠之間的内卷成了常态,大廠内部的互卷也在上演。

去年尾,一名百度員工就提到,有不少部門現在HC鎖了,“隻看到有人離職,沒有招人,11月沒有任何人入職”,現在他一個人幹着兩人份的工作,據他了解,有業務線預算縮減,并劃分了更重的考核指标。

一名騰訊PCG事業群的員工也表示,現在“整個部門都在拼業績,比前段時間KPI壓力大很多。”

曾經,知乎上就有個熱帖爆料:騰訊前員工去年年底績效考核被打2星,導緻這位員工“失眠焦慮、身體心理都接近崩潰”。

比如廣爲流傳的“271分配法”。企業對員工一年兩次考核,其中20%的比例對應爲優秀員工,70%的比例對應爲普通員工,另外10% 的比例則是對應需要改進的員工。

換句話說,即使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也必須有一部分人出來背低績效。最後的結果是,大量人才出走最後倒逼創業。

不僅績效上抓得更嚴,一些福利開支上也在縮減。

一位愛奇藝員工感受到了異樣,去年11月保潔阿姨被精簡,工位的垃圾桶被取消,換成了定點的大垃圾桶。“連日常從行政那裏領的抽紙,都統一換成迷你版的了,小了快一半”,他說。

還有愛奇藝員工提到,2021年開始各種福利都在精簡,“端午的粽子,以前人手一份,後來變成抽獎,中獎的人才有機會在公司參與包粽子。”

大廠裁員,也從側面體現出了業務增長遇挫,存量市場隻能拼“續航力”。

03 大廠進入存量時代

當下,整個互聯網普遍進入這樣的現狀:同質項目卷變現效率,異質項目卷存量渠道。

大廠們的降本增效之路還在繼續,未來的路如何,還是未知,但放慢速度是大勢所趨。

在2021年Q3财報電話會議上,馬化騰展望未來時就表示,“我們每年員工在以超過30%、40%的比例增長,至少在2022年,會更加溫和”。

快手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沒有大幅增加人數的計劃。可以肯定的是,人員縮減,依舊是2022年互聯網大廠的關鍵詞。

一位獵頭感慨,現在的互聯網人需要認清現實,快速的接受現實,不能把前幾年的行情,當成現在的行情來看。

“如果你在公司一直原地不動,讓人力部門感覺你是在養老,是非常危險的”,一位互聯網人士提醒道。

對于大廠而言,互聯網集體從流量向科技型業務轉型,注定要經曆一些升級的陣痛。

而大浪淘沙下,那些穩紮穩打的、不斷修煉功夫的公司,将會脫穎而出,守住山頭,迎來春天。

大廠間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