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率到底由何決定?這是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參與者必須回答的基本問題,但兩方給出的答案常常不同。因此,厘清彙率水平的決定因素至關重要。
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對彙率均有影響。但因爲資本賬戶的波動更爲頻繁和劇烈,任一時點上的彙率通常表現爲資本賬戶決定。但經常賬戶才是彙率的最終決定者,資本外流增加海外淨資産(NFA),其利息與收入彙回是經常賬戶和外彙供給的重要來源。比如日本,雖然貿易是赤字,但是對外投資每年産生大約GDP五個百分點的收入彙回,經常賬戶保持盈餘。彙率的經常賬戶決定論往往不被市場理解,也未被政策制定者充分交流。
彙率決定理論:
在金本位制下.流通中的法币是金币,各國發行的金鑄币或銀行券都由該國政府規定一定的含金量,且均可按照其含金量自由兌換成黃金。兩國貨币的價值尼之比—即它們的含金最之比,又叫做鑄币平價—構成金本位制下彙率決定的基礎。
彙率決定因素但是,彙率仍受外彙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如果在外彙市場上,對某一外彙的需求埔加,則該外彙的彙率将上升,反之.則下降。但是彙率的波動是有限制的,它圍繞着鑄币平價在一定的上下幅度範圍内波動。這個幅度限于爲運送黃金的運費、保險費及運愉期間的利息損失.這個界限就是黃金翰送點。如果彙率的波動超過這個點,國際間就會直接輸送黃金進行結算.直到彙率恢複正常爲止。
外彙彙率上升的最高限度爲黃金輸出點,即鑄币平價加上黃金輸送點;彙率下降的最低幅度爲黃金輸入點,即鑄币平價減去黃金輸送點。金本位制度崩潰以後,各國普遍實行了紙币流通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彙率是自發的固定彙率。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