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大變局和新冠疫情下,氣候變化、供應鏈安全、網絡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風險等問題日益突出,傳統政治安全問題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何應對好這些挑戰,使全球重返可持續發展軌道?4月22日上午,博鳌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 經濟發展與安全 分論壇舉行。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前副部長劉利華表示,科技特别是現代信息技術能夠保障産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促進經濟複蘇,減少災難或者安全的事件造成的影響。
他舉例稱,通過信息通訊技術抵禦自然災難方面,人類想了很多辦法。通訊網本身抵抗自然災難的能力較強,地面的有線通訊、無線通訊也通過衛星系統保證網絡暢通。在此基礎上,信息定位系統、遙感定位等也使得各種感知網、探測網能夠抵禦災難,在維護經濟正常運行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現在随着網絡智能化的發展,雖然方便了各種系統的運行,實現了各種功能,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隐患。劉利華表示,網絡雖然大大提高了效率,但人類對它的依賴也有所增加。比如,傳統的支付方式是現鈔,如今通過網上支付,一旦服務中斷将對整個社會生産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至于如何克服當前的困難,劉利華表示,在諸多不安全因素的情況下,繼續保證經濟的發展,通過發展促進安全,還需要各國之間同心協力。 特别是現在的網絡都是全球性的,所有的協議标準也是全球性的。所以各國要秉持合作共赢,大家共克時艱,一定可以走出困難、促進發展。
在回答現場記者提問時,劉利華表示,未來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技術進步。因爲經濟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形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化也是曆史趨勢,世界各國能夠合作共赢,多年來互相配合形成的産業鏈、供應鏈、上下遊的關系已經非常重要。因此,科技進步迅速轉化爲生産力,促進經濟發展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他提出當前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疫情,二是非傳統安全,主要指的是戰争。同時還帶來了第三個問題,全球特别是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貿易保護、單邊主義盛行損害了經濟發展,甚至破壞了産業鏈和供應鏈,造成了經濟發展乏力。 所以單靠科技進步恐怕也很難,還需要大家和衷共濟,同心協力。
數字經濟肯定是未來經濟增長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劉利華表示,現在的信息通訊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會加速經濟的發展,提升和改造傳統産業,但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 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數字技術的成果,應該更多用于經濟發展而不是用于戰争和軍事。 他說。
在世界大變局和新冠疫情下,氣候變化、供應鏈安全、網絡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風險等問題日益突出,傳統政治安全問題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何應對好這些挑戰,使全球重返可持續發展軌道?4月22日上午,博鳌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 經濟發展與安全 分論壇舉行。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前副部長劉利華表示,科技特别是現代信息技術能夠保障産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促進經濟複蘇,減少災難或者安全的事件造成的影響。
他舉例稱,通過信息通訊技術抵禦自然災難方面,人類想了很多辦法。通訊網本身抵抗自然災難的能力較強,地面的有線通訊、無線通訊也通過衛星系統保證網絡暢通。在此基礎上,信息定位系統、遙感定位等也使得各種感知網、探測網能夠抵禦災難,在維護經濟正常運行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現在随着網絡智能化的發展,雖然方便了各種系統的運行,實現了各種功能,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隐患。劉利華表示,網絡雖然大大提高了效率,但人類對它的依賴也有所增加。比如,傳統的支付方式是現鈔,如今通過網上支付,一旦服務中斷将對整個社會生産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至于如何克服當前的困難,劉利華表示,在諸多不安全因素的情況下,繼續保證經濟的發展,通過發展促進安全,還需要各國之間同心協力。 特别是現在的網絡都是全球性的,所有的協議标準也是全球性的。所以各國要秉持合作共赢,大家共克時艱,一定可以走出困難、促進發展。
在回答現場記者提問時,劉利華表示,未來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技術進步。因爲經濟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形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化也是曆史趨勢,世界各國能夠合作共赢,多年來互相配合形成的産業鏈、供應鏈、上下遊的關系已經非常重要。因此,科技進步迅速轉化爲生産力,促進經濟發展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他提出當前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疫情,二是非傳統安全,主要指的是戰争。同時還帶來了第三個問題,全球特别是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貿易保護、單邊主義盛行損害了經濟發展,甚至破壞了産業鏈和供應鏈,造成了經濟發展乏力。 所以單靠科技進步恐怕也很難,還需要大家和衷共濟,同心協力。
數字經濟肯定是未來經濟增長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劉利華表示,現在的信息通訊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會加速經濟的發展,提升和改造傳統産業,但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 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數字技術的成果,應該更多用于經濟發展而不是用于戰争和軍事。 他說。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